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思想实验中的试错:法理学研究方法中的猜想与(2)

2015-09-19 01:05
导读:所以,本文的基本看法是:理论的形成并不完全来自于我们的现实和经验,我们没有理所当然的事实作为条件,通过"唯心"的思考仍可得出唯物的结论,而


  所以,本文的基本看法是:理论的形成并不完全来自于我们的现实和经验,我们没有理所当然的事实作为条件,通过"唯心"的思考仍可得出唯物的结论,而且这种结论往往还具有真理性。所以,在研究中,我们必须重视思想实验中的试错,敢于进行猜想与反驳。进一步说,理论的进步,总是依靠"试错"来进行的,"试错"就是"有意识的,审慎地试图发现错误以收寻证据驳倒该理论,包括诉诸于以他自己的才智设计的最严格的实验检验。"[14]比如"自然状态"思想实验中的试错理论,尽管它是假设的,但得出的结论却几乎支撑起了宪政国家的理论大厦[15],这就是猜想、反驳和思想试验取得成效的最好注脚。

  本文以"自然状态"的假说理论为例来展示这种法学研究方法,至于其间的道理和方法运用,只有读者慢慢品味和体会。

  二、自然状态理论中的猜想与反驳:法学研究中的经典范例

  我们同意:一切理论在本质上都是摸索性、猜测性或假说性的,即使我们感到再也不能怀疑它们时,也仍然是如此,[19]所以,试错的方法就是猜想与反驳的方法,就是大胆提出猜想,若与现实相悖则予以清除。[20]自然状态理论中的猜想与反驳正是如此发展的。

(一)   霍布斯的经典假说

  在西方法学的发展中,真正系统地设想自然状态,恐怕要从霍布斯开始。霍布斯在进行假说中,他以为自然状态是一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其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狼与狼"的关系。[21]

  为什么霍布斯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霍布斯的假说是这样开始的,在自然状态中,人是同等的,表现在人类身体和心灵上的同等,即相同的时间可以使人们从同样的事物中获得相同的聪明与经验;但由于这种能力上的同等,就产生了达到目的希看的同等,此时就同一物欲获得所有权时,就成为了仇敌。[22]霍布斯通过这个自然状态的预设,推导出他要研究如何使人类走出这种状态,他说道:"对死亡的恐惧对舒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们的理性,使人类有可能摆脱这种状态,这种能使人类竭力走出自然状态的条件,总称为自然法。"[23]自然法则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普遍法则,用来禁止人们毁灭自身或放弃保存生命的手段,并用来教人以为保存生命是最好的行为。"[24] 大学排名

  可见,霍布斯理论假设的框架,是以一种自然状态的思想实验作为探讨国家正当性的切进口,然后设立了自然状态中的几个要素,即"人性恶"、"冲突不可避免"等等,而走出自然状态之条件,则为自然法,由自然法订立社会契约,方始构成"利维坦"。他为什么会这样进行安排呢?显然猜想并不是随意捏造进行的,他进行猜想的因素大至有四:其一,自然状态的设想只能从现实与中往寻找相应的支撑点,而这个逻辑支撑点就在于人与人是否存在冲突的人性论上;其二,只要先设一个人性论基础,自然状态的思想实验就可以完全安排开来,即设想无强制的共处必然会完全体现人性;其三,由于自然状态的假设了没有强制,霍布斯便可以从无强制的同等出发,再借助人性论,推导出自然法;其四,自然法的推论过程,恰需要无统治的共处为依据,若考虑有统治的共处或无统治的独处均不能导出自然法,有统治的共处是权威制定法律,无统治的独处则无所谓法与不法,所以这种无统治的共处正是理论猜想的核心。霍布斯的理论以此为基础,给了我们一个精美的法律来源论,在其后的契约论之后,他才定义了"约法"[25],然后将自然法的诸原则渗透到了他的理论中。

  霍布斯的这种假设是极其精妙与精当的,而其中的猜想所得出得原则我们也耳熟能详,这些原则为后代的法理发展奠定了基础。虽则有些原则被证伪,但就其理论而言,大胆的猜想与细致的预设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探讨的框架。霍布斯的这种假设理论范式为后代所继续,但这个思想实验中变量的研究与探讨则是在试错中发展了。
上一篇:个体生命如何获得制度的尊重——点评周起财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