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联合体及其法律地位(2)
2016-04-16 01:04
导读:第八,按虚拟联合体设立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生产经营型和服务型虚拟联合体。前者依字面含义很好理解。后者是指联合体成员将其福利项目整合起来,
第八,按虚拟联合体设立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生产经营型和服务型虚拟联合体。前者依字面含义很好理解。后者是指联合体成员将其福利项目整合起来,以实现上风互补,进步整体福利水平。比如食堂、接送车、幼儿园等。这是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弥补自身劣势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虚拟联合体的存在意义
虚拟联合体的理论最初是为解决国有企业脱困而提出的,但是它的存在和发展,并不局限于国有企业,不同序列上的各种不同形式的企业均可公道利用这一形式,使其向着对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一,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我国的国有企业,即使在困境尚未突显的年代,其产值的增值率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现今,在国企困难重重的情形下,喧嚣多年的资产重组亦毫无成效。实在,国企困难的症结在于产权不清,而资产重组同样依托于产权关系,只要产权不解决,国企脱困就永世不得超生。何况特定国企之间的吞并还要克服地方、部分利益和心理上的障碍,由之而更加举步维艰。但很多不景气的国有企业,却有着特定的厂房、设备、职员、品牌等上风,既然以产权为纽带进行资产重组在现实上不可行,何不以产品为纽带将企业具有上风的生产要素联合起来实现整体上风?这是虚拟联合体在理论上被提出和在实践中被试行的出发点和逻辑出发点。以此拯救一部分国有企业,对减少失业率、缓和社会矛盾和社会动荡的间接意义亦自不待言。
第二,是企业规模扩张的一种有效途径。传统的企业规模扩张有两种形式,一是投资新建,一是吞并收购。前者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后者则需在投进现金和稀释股权之间有所取舍,假如进行敌意收购,则还要承担收购失败的风险。而虚拟联合体为企业扩张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这只是一种以协议为基础的联合,几乎不需要任何投资。而且不改变原企业的产权关系和人事隶属,不会出现目标企业中治理层与股东和职工的矛盾。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第三,节省时间本钱。“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1]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时间的竞争,由于商品更新换代的均匀周期逐渐缩短,以及通讯产业的飞速发展,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往往在短期内就会有大量企业蜂拥而至。所以竞争的胜败就取决于企业能否尽可能节省建设周期、生产周期以及市场开发周期,尽快抢占市场份额。虚拟联合体由于绕过了产权和债务这道关隘,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整合资本,齐心协力的塑造品牌,在竞争中取得上风。
第四,中小企业可据此增强整体实力。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资金的限制,在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地位。虚拟联合体可以将中小企业整合起来,为其提供一条自强之路。中小企业通过组建虚拟联合体,可以集中气力上项目、实现规模经济、避免恶性竞争、综合各自的营销占领市场、通过集中购销降低本钱而扩大收益、共同打造品牌而树立商誉。有论者提出虚拟联合体就是整合上风形成整体上风。实在,假如运作得好,劣势通过公道整合也能产生整体上风。我们且用Xi(X1,X2……Xn)表示中小企业独立状态时所具有的属性的数目,用C表示虚拟联合体构成后,所具有的新属性的数目,用S表示虚拟联合体所具有的属性数目。则也可用公式表示为:
S=Xi C 当C≥0
显然S≥C
这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原理。[2]
第五,促进知识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同时进步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成果转化率仅有5-6%,而发达国家则高达50-60%。另一方面,我国产品普遍技术落后,工艺粗糙。造成这一现状的直接原因是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存在巨大的鸿沟,由产、学、研共同构成的虚拟联合体正式填充这一鸿沟的有效形式。
第六,促进学生创业的健康。学生创业是近年来产生的新生事物,学生企业除与一般小企业面临共同的外,还由于学生阅历的浅薄,经常只能把握一个或少数几个而缺失大多企业成功的要件。虚拟联合体是在保证学生创业热情的条件下,促使其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由之而产生的对、对的积极意义又与一般小企业不可同日而语。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