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费预算的规范性与机动性协调务管理毕业论(2)
2014-11-13 01:03
导读:1.2.2是弥补人们认识能力局限性的需要人们认识事物不仅要依靠其自身认识水平和能力,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有的信息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物具
1.2.2是弥补人们认识能力局限性的需要人们认识事物不仅要依靠其自身认识水平和能力,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有的信息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物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使人们不可能收集到所需的全部信息,导致认识问题不全面,忽略影响事物的某些因素,如果不事先留有余地,在出现情况时则无力解决。
1.2.3是适应市场经济物价波动的需要当前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得商品价格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调整的更加频繁,原有的标准也跟不上物价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使得预算很难执行。就要求预算编制、执行都应科学,不能太“死”,在无法准确预测物价上涨指数时,要留有一定的弹性“区间”,以求预算能适应环境的冲击。
1.2.4是实施调控的需要军费预算是以预定军队经济规模和运行结构为前提的,但这种主观认识并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实际操作中出现一定的差距是必然的,要使经费的分配结构优化,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就应对其进行调控。另外,作为辅助财力的预算外经费,在新环境下虽在缩小军费供求矛盾缺口上起了很大作用,但也产生了造成军队经济运行秩序紊乱和结构失控的问题,这同样需要加强对预算外经费分配与使用的调节和控制。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不应是盲目的、无准备的,而应预先在预算中考虑,适当留有机动,及时进行调控。
1.3军费预算的规范性与机动性是相互补充的、统一的
1.3.1规范使预算更具有权威性,而适当的机动则使预算具有弹性规范性与机动性可以相互弥补不足。预算作为一项法规,它必须规范。在编制、执行、审评各环节强调规范,使人们树立预算就是法的意识和违反它就是违法的观念,使其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过分的强调预算的规范性只能使预算成为一个不适用的法规,以致任何微小的情况变动都只有通过突破预算来调整,而适当的机动性则可使预算编制时更具有弹性,以便解决外界因素变化而对预算的影响。这里的“适当”是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3.2追求规范性与机动性的统一是军事供求矛盾突出时的理财之道在军费供求矛盾日益激化,国家财政拨款不可能满足军队建设需要时,要从总体上把握住经费的开支,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钱用在“刀刃”上,这就需要规范经费的收入和开支,该列入预算的一分也不能少,用预算来规范“得钱”和“用钱”,保障部队发展和作战需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价格波动大,直接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且由于地区的差异、各地经济条件和商品供求关系不同,致使同一种商品价格在同一地区的涨幅也不同,导致地区差价大,这使得一定的经费不能买到相应价值的实物,部队的需要得不到保证和满足,仅依靠规范则对它无能为力,只有通过预算编制的机动性,在确定各项指标参数时,上下留有余地,事先考虑到物价上涨情况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规范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对规范的一种补充。当然还需要制定统一的区别政策,其实质也是一种规范与机动的统一。
1.3.3军费预算规范性与机动性统一存在是有条件的军费预算规范性与机动性是能够统一的,但是规范是占主导地位的,机动则从属于规范。在军费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机动方面的费用过高,则相对各事业部门所能分配的经费就会减少,就不能保障各项事业任务的有效完成,而用于机动的财力过少,则又达不到其解决一些特殊问题的费用需要,这说明两者要共同存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约束,那就是合理的比例。毕竟特殊问题出现的机会少,而各事业部门的经费关系到我军的建设大局,所以正常经费在预算中应该占有绝对优势,要远远高于机动费用,这在量的方面又说明了规范处于主导位置,而机动是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之上,是从属于规范的,正确的处理两者的比例关系是预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军费预算的规范性与机动性的缺陷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