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费预算的规范性与机动性协调务管理毕业论(3)
2014-11-13 01:03
导读:预算的规范性与机动性在军费预算中有重要作用,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军费预算的规范性受到冲击,该规范的不能规范,其能动性、机动性也差,从而限
预算的规范性与机动性在军费预算中有重要作用,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军费预算的规范性受到冲击,该规范的不能规范,其能动性、机动性也差,从而限制了军队财务的管理与调控。
2.1军费预算规范性的缺陷
2.1.1军费预算的某些环节存在规范“缺位”现象军费预算作为军队财务调控的工具,应该对其运作的各个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但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法规不完善,体制改革时制度建设未协调配套,使得该规范的没有规范,对预算执行中何时调整、怎样纠正偏差、机动财力的权限划分及数量界限等问题未进行必要的规定。
2.1.2计划与现实有较大的差距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使各要素频繁变化,年初的计划很难将所有的变化完全预测到。而且由于军费规模的有限性和军事任务的不确定性,使得预算与实际有一定差距,预算无法顺利执行。
2.1.3对预算重视程度不够预算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但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并不能严肃对待这个问题。预算批准后,不按预算执行、不按程序报批经费的情况屡有发生。有些单位领导随意批条子、开口子,使预算执行结果与原来批准的预算相差很大,削弱了预算应有的严肃性,视预算为“儿戏”。
2.1.4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控制由于受物价波动和外界现实经济环境的影响,预算的编制与实际执行有一定偏差,这就需要预算行使其调控职能,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该调整的不调整,该纠正的没有纠正,削弱了预算的调控职能。
2.1.5监督无力,奖罚不明由于市场供求价格变动,体制转换时各行为主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做法,例如假发票、吃回扣等众多变通手段的影响使原有预算监督不力;对不按预算执行的人和事姑息迁就,处罚不严,缺乏法规责任与义务的对称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1.6各部门对机动经费的使用规定不明确,出现相互“扯皮”现象机动费主要由党委掌握,是用于应付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的经费。但由于规范不够,遇到实际问题互相推诿,本该部门办的部门不办,该党委解决的不解决,致使机动费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2.2军费预算机动性的缺陷机动财力是党委直接使用,以应付特殊情况而实施经费综合保障的财力,它包括3个方面:(1)总部在国防费分配时所明确的各级机动费;(2)各大单位的调剂经费,即对事业经费的补助标准和本级留用定额在5%范围内的调剂部分;(3)预算外收入补入部分。机动性是规范的有力补充,它在军费预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体制变革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以及人们自身认识上的失误,使机动性未能很好体现。
2.2.1用机动冲击标准不按标准拨款、用钱,一味强调灵活性,而忽视了标准本身就是一种规范,灵活性应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导致经费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保障,与预算的初衷相违。
2.2.2脱离规范约束机动性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建立,是以规范为主导的,应在规范的约束之内进行机动,但现实中人们将机动与随意混同,不按规定行事,任意开支,视机动为“万能”经费的现象仍然存在,不按预算编制执行,不按规定程序调整的问题时有发生。
2.2.3对机动财力监督不够由于机动财力弹性大,用途不定且标准化程度低,致使对其监督困难,很多单位只管拨款,但是否用在“实处”,却无一个有效的跟踪机制对其进行科学的约束、考评。
2.2.4机动财力作用不明显由于在体制转换时期,市场物价变化频繁且涨幅很大,而现实中军队已不单纯是战斗队,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又扮演了抢险队及救灾队的角色,使得实际所需财力增大,而机动经费却依然甚微,这种财力需要与可能的巨大差距,使机动财力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3军费预算规范性与机动性缺陷分析通过对上述军费预算规范性与机动性缺陷的认识,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它们的重要,同时也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2.3.1军费的供需矛盾给预算的规范管理带来了困难由于军费总体规模受国家经济的规模扩发展方向的影响,国家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军队要忍耐,国家的军费缺口日趋扩大,军费预算在分配经费时,只能从财力上满足军队的生活需求和事业任务的最低维持程度,而所剩财力已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军队化建设的需要。总量的不足,必导致分量上的严重不足,各项事业单位、各级部队的经费缺口都很大,使得预算对保障重点和其调节职能的发挥难度加大,而各单位、各部门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和保障,必然突破预算约束,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经费供应或从预算外随意开支,致使预算刚性约束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