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与实践务管理毕业论文(2)
2015-12-29 01:12
导读:2.授权控制方法。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要有授权批准制度,以确立完善的工作程序。也就是说公司各级治理职员必须获得批准和授权才能
2.授权控制方法。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要有授权批准制度,以确立完善的工作程序。也就是说公司各级治理职员必须获得批准和授权才能执行正常的经济业务。江苏省电力公司一是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的授权治理和经营范围制定有关《分级授权治理方法》,并在《授权经营书》上明确规定了经理、厂长的经营决策权、资金使用权等。二是根据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标准制定了各级治理职员的《岗位工作标准》,对各岗位职员的权、责进行了明确的分工。FMIS固化的权限治理功能对之进行“自动”评价,超越权限的经济业务将被拒尽,企业财产的安全得到了保证,舞弊行为得到了控制。
3、措施控制方法。
(l)为控制财务风险,避免资金的分散浪费,公司采用收支两条线的治理控制方法,实现了对资金流的同一集中治理和协调安排,降低了资金占用本钱,进步了资金的流转速度,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在实物流方面,围绕物资采购和生产本钱用度的发生实现对实物流转的综合控制。根据授权采购的原则,公司总部成立物资公司及招投标治理中心,对本部及所属各单位的大宗物资采购进行同一招标治理,公道配置资源,降低了库存材料的呆滞积存。所属各单位在授权经营范围内,对所需零星材料、配品配件、办公用品实行一次招标。公司总部财务部、审计部、事务部对所属单位标的超过1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审查。使用部分根据预算按实领用。财务、审计部分进行检查时,只需通过FMIS系统调用有关材料数据,抽样实地盘点,无需再进行原材料库存盘点,计算账实差异,进步了工作效率。
二、相关控制系统的创新与实践
从上来说,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与有效有赖于以下四个层次的贯彻落实:以条文形式规定各项经济业务及会计处理的制度、目标、职责分工和各种行为规范,它构成对业务的制度控制层次;建立操纵性很强的各种经济业务及会计处理的办事程序,对业务的过程控制加以落实,形成程序控制层次;会计职员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直接审核及处理,它构成了对经济业务的结果控制层次;内部审计职员的在线治理和离线监视构成了监视控制层次。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全面控制论”的观念来看,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企业的所有活动,且必须能自动完成“建设一评价一再生”这样一个闭环控制过程。FMIS通过网络化的治理,使前二个层次得到了“自动”控制,总的来说还只是对经济业务的过程控制,体现了部分控制论,“内部控制只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企业应实现全面控制的理论相对照,还显得不完善,为此,江苏省电力公司又对其它相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组织控制
组织控制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的公道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组织控制的核心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总体组织机构设置的控制、会计和财务的组织控制。
一是从决策层着手。公司成立了总经理领导下的经营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前期及筹建委员会、本部工作委员会、监审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使公司总部的各项工作程序化、公然化。
二是结合省公司系统多年的工作实际,组织专门职员设计了省公司本部、各供电企业及发电厂的总体组织机构,并按照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的原则规定了部分的岗位,至 1999年底,组织机构与职员配置已全部完成。同一设置有利于回口治理,协调一致,既有效避免了机构的重复设置又进步了工作效率。
三是对企业的财务和审计治理进行了创新,对公司所属各单位财务负责人实施派驻制、对审计职员实施分片委派制,充分发挥审计和财务监视的闸口作用。财务派驻制杜尽了企业领导人指使财务职员随意调账现象,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保障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降低审计风险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审计职员分片委派制进步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审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