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公司财务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2)
2016-02-15 01:37
导读:二、调查对象、调查题目和数据收集 (一)调查对象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在有关上市公司排行和财务信息表露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
二、调查对象、调查题目和数据收集
(一)调查对象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在有关上市公司排行和财务信息表露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调查对象,按网上搜索与观测渠道的不同分为三组:
1.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6月27日公布的上交所36家最佳信息表露公司,以下简称“沪市最佳”。
2.上海证券交易所30指数公司,简称“上证30指”。
3.大陆上市公司100强,简称“大陆百强”。
(二)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六个方面:
1.使用条件与水平。了解调查对象中有多少公司已经具备使用互联网表露财务信息的基本条件及其使用水平。
2.重视程度。了解调查对象对在各自网站中表露财务信息重要性的熟悉程度。
3.表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目。公司利用各自网站以何种方式、表露哪些财务信息和相关信息。
4.表露财务信息的和质量。网上表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及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
5.审计信息的表露。了解调查对象如何进行审计信息的表露,财务信息的可信性。
6.信息利用。主要调查利用网上财务信息的便捷程度。
(三)数据收集
主要采用网上测试和观察方法进行。
1.分别采用搜索引擎Sohu、Yahoo China和《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速查手册》提供的网址,对调查对象在线网站进行检测。
2.通过28项指标对上述六方面调查内容进行分项检测,指标设计见文中调查表。
3.本次调查网上测试时间截至2000年7月25日,之后的情况可能发生变化。
三、调查结果及
我们将调查结果汇总于“网上财务信息表露情况调查表”,并分析如下:
(一)基本条件
在环境下,网址是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联接、沟通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我们首先通过“网址”与“进进网站”两项指标的测试,说明公司使用互联网的条件与水平。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网址。采用中国证券报《2000年上市公司速查手册》中提供的网址,发现沪市最佳36家信息表露公司中,有同址的公司仅为30家,占83.33%;通过Sohu进进“中国上市公司”网站,发现上证30指网页中有网址公司仅11家,占36.67%;通过Yahoo China进进大陆百强网页,有网址公司仅24家,占24%。从总体上说,我国上市公司使用Internet的水平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前23年的水平。如美国95%(Delletal,1998)、英国92%(Lymer,1997),除沪市36家最佳信息表露公司外,其他两组调查对象还低于爱尔兰37%(Nianih Brennan,1998)。
2.进进网址。根据调查对象网址,测试能否顺利进进各公司网站。结果发现:部分公司有网址,但无法进进;部分公司有网址,却无法找到公司网站(可能网址有错);能够顺利进进的比例三组分别是:沪市最佳组75%;上证30指组33.33%;大陆百强组20%。
(二)重视程度
我们通过设置“网上信息的主要类型”、“财务信息表露的醒目程度”两类指标,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在自己的网站中主要表露了哪些信息?财务信息居于何地位?以反映公司对在互联网上自愿表露财务信息的熟悉和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
1.各公司网站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如公司简介。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股票与投资、商务、市场动态、信息反馈、文化、人才
招聘、网站图、娱乐天地等等。比例最高的是公司背景(或简介)、产品或服务先容,位居第三或第四位的网上信息即为财务信息。已有半数以上的公司表露了财务信息,具体比例是:沪市最佳组55.56%,上证30指组80%,大陆百强组50%。
2.财务信息表露的醒目程度。网络是一种留意力经济,在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情况下,留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因而,醒目程度关系财务信息在“争夺眼球”之战中,能否有效地吸引人们留意力的关键之一。本次调查将在公司网站首页中有独立财务信息链接或经1-2次点击即可发现财务信息标识的列为醒目。结果发现:沪市最佳组为29.63%,上证30指组为30%,大陆百强组为30%。而不易发现或很难查找的多为网页中没有单独体现财务链接,如海尔公司将所提供的有关财务指标放在股票信息栏中,还有的公司包含在投资栏或新闻发布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