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金制度创新的思路务管理毕业论文
2016-05-30 01:04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公益金制度创新的思路务管理毕业论文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一、公益金制度设立的
一、公益金制度设立的初衷
公益金产生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公益金制度的设立,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在计划经济,我国实行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政策,但仍没有完全包括必要的生活福利方面的。其中,住房支出尤为明显。1993年制度改革,国家在废止原会计制度的同时,不得不考虑一个很现实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尤其是职工住房的资金来源。作为一项过渡性安排,公益金应运而生。(2)公益金制度的安排也有进步员工的参与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初衷。(3)按国际惯例,企业的税后利润回投资者所有,而我国制度的特殊性又要求企业利润的分享不能完全将工人排除在外,于是便有了公益金制度这一折衷安排——属于股东权益但是用于职工集体福利。
二、公益金职能的萎缩
公益金作为一种过渡性、折衷性的制度安排是与其产生时的工资制度、福利制度以及环境相适应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进,公有制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企业的出资者日益社会化,公益金制度的利益矛盾开始凸显出来。首先,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回企业的投资者所有,要从中硬性规定一块用于并非企业投资者的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支出,无疑损害了企业投资者的权益。其次,公益金作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项,决定了其使用的决策权在于企业所有者而非职工,企业治理当局也可以只提不用,将提取的公益金继续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转,职工得不到实惠。这样一来,公益金便成为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安排。
从公益金的职能来看,公益金本是一项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的资金来源。随着分配制度以及住房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福利制度改革的深进开展,实物性分房改为货币性分房,职工住房商品化,企业的社会职能逐步分解脱离,公益金的职能也在逐步萎缩。首先,尽管企业仍然承担为职工缴纳一部分住房公积金的义务,但这是一项可以精确计量的,与企业的盈利状况无关的法定义务,是企业的一项用度,从本钱用度中列支更为公道,无需由从税后净利润中计提的公益金来开支。其次,企业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或者处于开办初期等一些原因,无可避免地要兴建一些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如职工集体宿舍、食堂、澡堂等,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条件,它直接形成企业的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无需有诸如公益金的专项资金来源。再者,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争取到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员工福利也是企业竞争的手段之一,如企业自愿向某些员工无偿或优惠提供住房,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等,但企业有“自愿”提供的动力,无须强制性的制度安排;而且这种福利设施的提供更多是针对某些个体而非“职工集体”,假如将这些福利支出作为公益金的开支项目,显然有违“公益”的初衷;这些福利设施假如所有权回企业,应该计列为企业的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假如所有权回个人则可以由“应付福利费”开支或者由企业从本钱用度中计提。总之,职工集体福利不论是法定的还是企业自愿提供的,其本质都是职工为企业提供劳务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企业获得未来收益的一种代价,应将其直接计进企业的本钱用度中,或予以资本化。在情况下,从税后利润中计提公益金作为职工集体福利的资金来源,似无必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公益金制度的创新安排
以上论述表明,现行公益金制度的使命似已终结。那么,公益金该向何处往?简单的做法是废止现行公益金制度,相应的福利支出由本钱、用度中列支,或予以资本化。但这样做会在
政治层面上造成不良,最好是在现行公益金制度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的。更符合企业效率的制度安排。我们留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现行《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等均只列明公益金从税后利润中计提,却没有明确公益金的性质,公益金的所有者权益性质只不过是财政部的一种司法解释而已。在公益金的性质题目上,现行法规为公益金的制度创新预留了空间。联系到当前人力资本中心观的确立和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改革,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的蓬勃兴起,我们能否将现行公益金制度转换成一种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的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