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之走向

2013-08-22 01:09
导读: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毕业论文,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之走向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从债务
[摘要]从债务依存度、债务总规模和政府的隐性债务等指标分析得出,我国现有国债规模适度,发债空间有限。国债政策效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注意防范国债的挤出效应和规避财政风险。近期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应是减税以刺激民间投资需求;加强项目监管,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税式支出应重点放在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上等。  [关键词]国债;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财政风险  1998年以来,在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以国债为中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维护财政的稳定性及消除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瓶颈”障碍作用等方面,其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凸现,尤其是全球经济萎缩,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重新考虑如何继续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来应付经济周期,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以图冲破经济发展中的“极点”,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笔者试想以国债政策为切入点,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之走向谈几点看法。  一、国债规模的现状分析  通过发行国债,聚集民间资金来扩大内需,发挥其乘数效应,这不仅有理论支持,更有实践经验总结。但是,我们并非因此一谈扩大内需就油然想起要发债。国债空间大小,国债规模是否合理,这恐怕还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从债务依存度、债务负担率看我国的国债规模  如表1,从债务负担率来看,我国尚存发债空间。但是,债务依存度,尤其是中央财政的依存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目前财政收入受到制度外收费项目的排挤,经过调整之后,人们对此指标尚可接受。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费改税工程才刚刚起步,在未来3-5年内不可能有彻底改观。因此,笔者认为财政收入受到收费项目的排挤,侵蚀财源的现象在以后较长时间内仍将存在,债务依存度依然较高,政府在发债时,必须充分考虑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发债空间。  (二)从债务总规模看我国的国债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新启动公债发行,尤其是1994年以后,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政府调配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些人把我国的国债规模与美国进行横向比较,得出让人放心的结论(与美国相比,我国国债总规模还比较小)。但是,我国的国债发行历史较短,且偿债方式基本上是借新债还旧债,依靠政府投资项目取得的收益和经济内生增长力量来还债基本上未能反映在偿债资金里。因此,把我国国债规模与美国进行比较得出让人放心的结论实质上并非让人放心。  (三)从政府的隐性债务看国债总规模  单纯从国债本身这个范畴来进行比较,我国国债规模尚未达到警戒线(《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达标指标),但我国现实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债务和各种不良资产,增大了政府发债的风险性。日前,我国有影响的政府债务包括:政策性银行的债务和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公共担保的国有和私营企业外债;社会保障欠账;粮食挂账和供销社挂账;地方财政的隐性债务,例如欠发达地区拖欠教师工资等。  综合上述五大要素看我国的国债规模,情况非常严峻,据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政策协调司财务处估计,截至1999年止,政府的债务负担率为90%-125%.  二、国债两大实质效应分析  (一)从应债主体上看国债的挤出效应国债的挤出效应  在此主要是指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在资金上的争夺,有些人认为由于国债投资领域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独特特点(重视社会效应、周期长、回收慢等)决定了其投资具有不可替代性,民间投资根本无力在政府投资领域内分得一块自留地。其实不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市场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和公共财政下明确的政府分工,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会越来越宽,门槛也会越来越低。如在此情况下仍对发债乐此不疲,则不仅会影响其资金的流向,更会打击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通过扩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事实上,民间投资对经济的真正“飞跃性”发展起关键性作用。
上一篇: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