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毕业论文:电影“隐性广告”研究(1)(4)

2013-11-04 01:06
导读:四、 如何提高电影“隐性”广告的传播效果实现双赢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电影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个产业,因此需要投资,而投资就必须产生经济效
四、  如何提高电影“隐性”广告的传播效果实现双赢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电影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个产业,因此需要投资,而投资就必须产生经济效益,故此北京新影联影业公司宣传策划负责人高军认为,电影中的广告植入其实是一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强强联合,是一种“双赢”。基本上,只要选对了合作影片,这是一场“双赢”甚至很难让你明白到底是谁搭了谁的顺风车:《外星人》中的隐性广告使“里斯”巧克力豆的销售量跃升了65个百分点;而《玩具总动员》中“土豆头先生”的出场使这一款玩具的销量上升了4500个百分点。据估算,《黄金眼》一片所带来的广告效益使宝马汽车公司多卖出了价值2.4亿美元的汽车!《黑客帝国》令凯迪拉克重新成为时尚话题,但同时凯迪拉克在全球重要市场巡回时也播放黑客专场,并且请来了好莱坞的特技制作高手详细讲解那段飞车戏的拍摄过程。

正因为电影隐性广告的“双赢”效益,近年来电影隐性广告越来越成为一桩大买卖。洛杉矶甚至出现了一家专门负责联络电影隐性广告的公司:“拍摄它”(Feature This)。该公司老总杰伊·梅说:“大公司和电影制片厂之间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联合体和伙伴关系……五六年之前,产品的隐性广告可以节省10万到50万美元的影片预算,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没有极限。”作为这句话的证明,据统计,《少数派报告》中使用了15个品牌,为影片节省了2500万美元。

那么如何提高电影隐性广告的传播效呢?

(一)与电影中内容的巧妙结合

隐性广告要隐得有境界,隐得有策略,做到“形”、意”皆隐。隐性广告的运用关键在于“隐”。隐性广告不仅追求“形隐”,即做到广告形式不被受众觉察,而且追求“意隐”,注意广告主题信息与影视作品、待参与的活动或者节目等的相关性,有意地把品牌或产品融于节目背景,融于故事情节,但仍然能看出雕琢的痕迹。比如,《天下无贼》中把一台佳能DV用作设计敲诈大款的必备工具,自然地融人情节,但由于编导们仍然记得在给佳能做隐性宣传,镜头的运用上难免流于生硬。最高境界是“形”、“意”皆隐,即把隐性广告自然地融到节目、影视剧当中,非常和谐,犹如水乳交融,丝毫看不到广告的影子,但又时时能体会到隐性广告的品牌、产品在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成为整个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剖析受众心理进行广告创意

古语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讲的是真正有抱负的人不甘于在郊野之处做闲云野鹤,而要在朝廷中施展才华,此为“大隐”。广告的“大隐”便是在潜移默化上下功夫,深藏不露地影响消费者。

从广告心理学中的“过滤器的注意理论”的角度看,隐性广告的“深藏不露”符合消费者的注意习惯。消费者的注意过程是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进行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阻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这里,有两类信息的输入。一类是有关信息的输入;另一类是无关信息的输入。后者在阻塞处被堵,因而,信息被过滤掉了。如果受众明显感觉到那是一则广告,大多数情况下会将广告列入“无关信息”,强行过滤。

为了避免被过滤,诞生了貌似新闻的“软性广告”。但还是容易被消费者看出端倪,产生上当之感。隐性广告则更加隐蔽,广告的信息作为影视作品的组成部分,顺利进入了“有关信息”之列。不仅避免了被阻截的厄运,而且还能无声无息给消费者留下记忆。

另外,我们需要考虑受众心理定势的问题。所谓受众心理定势是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意识不到,又称心向。我们在看05年春节晚会的小品祝寿》、《浪漫的事》、《男子汉大丈夫》和谈笑人生》等节目的时候,心理状态是愉快且开放的,这时出现的珍奥核酸、蒙牛牛奶、娃哈哈矿泉水、喜力啤酒等隐性广告,会随着这种开放的心理定势进入受众的心智。因此,从广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注意力经济时代的隐性广告通过隐入人心从而达到“大隐”的境界。这种隐性广告既避免了与显性广告争夺眼球的战争,又避免了被受众过滤的危险,因而在营销传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平衡观众的利益

在传统意义上观众掏钱看的只是影片而现今电影院观众看的却不仅仅是影片了还包括着大量的贴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据有关统计目前的电影内容中平均有3O到40分钟会提供给产品镜头的插入换句话说普通一部电影将有三分之一时间里含有广告。当观众对电影中的广告意识逐步提升后他们也要求自身的利益获得平衡。因为观众认为自己花钱看的是电影而不是广告.但影片中广告的频繁出现让他们的心理失衡。为此,观众想让自己在看广告的同时获得一定的补偿而最能体现这种补偿性的是在电影的票房上.如果票价还一味地维持原有价位.那必然会引起观众的不满。如何恰当地处理制片商、放映方及观众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也是以后思考的重点。

 

总之,电影作为广告宣传的一种理想途径,要广告商轻易放弃这块战场恐怕不易,我们期待的,是随着电影资金运作的成熟,随着广告宣传意识的成熟,追求到一种更合理的方式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樊传果,李忠诚,张娜.《隐性广告解析》.当代传播,2005-5.

[2]  张晓静.《从审美文化心理解读受众的需要》.审美经济网,2004-5-4.

[3]  祁聿民, 苏扬, 李青.《广告美学:原理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许伟杰,曹增节,刘剑.《隐性广告例证研究分析》.新闻界,2006-2.

[5]  李由,徐光胜.《浅论隐性广告与媒介传播》.新闻传播.2007-4.

[6]  张连举.广告传播对受众心理的审美体认[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6):81~84.

[7]  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8]  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

[10]  黄佶.《电影隐性广告的不足及其片外效应的利用》.当代电影,2005-03.

[11]  罗永泰,王丽英,卢政营.《基于隐性营销模式的隐性广告策略》.当代财经,2005-4.

[12]  张庆洁.《浅谈硬性广告在影视传播中的运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3]  龚莉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隐性广告运作的“五行”心法》.声屏世界,2006-4.

[14]  杨育谋.《隐性广告:对消费者更慢更慢地加温》.中国商人,2004-11.

[15]  张莉.《隐性广告的传播学审视》.今传媒,2006-11.

[16]  陈琪楠.《植入式营销为何成为电视广告业的新宠》.Advertising Pointer,206-4.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