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中国的商业大片毕竟才起步几年,在经验和人才等方面的积累还都有限,想要和好莱坞一样熟练地将所有的环节牢牢把握,还尚需时日
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便开启了一个沸沸扬扬的大片时代。为了取得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保险,这些影片的制片方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一种最为稳妥的“华语古装动作大片”的模式,内地与港台黄金班底联合制作,古装+动作+国际明星的组合,让这些古装大片尽管总是引得议论纷纷,却总算是让更多的观众走进了电影院。吴宇森的《赤壁》以空前的投资,超强的阵容,经历漫长的制作周期而隆重登场,堪称是这种古装大片模式的登峰之作。
《赤壁》源于吴宇森多年来的一个三国梦想,他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孙刘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赤壁之战作为影片的故事主体,体现出导演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迷恋。电影《赤壁》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的改动,影片没有完全遵循小说的线索来展开故事,而是力图向观众复现出一个古典诗词中描述的那种荡气回肠又令人叹惋的英雄豪杰时代。影片开始即反复用一把锈蚀的剑逐渐复原的特写镜头,以视觉化的方式传达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境。可以说,电影《赤壁》是寄托了导演吴宇森个人信念的三国,是理想化的三国,浪漫化的三国。为了实现这种个人的情怀,导演吴宇森在电影里削弱了权谋的成分,避免了《三国演义》中倾向性明显的人物褒贬,大胆地把周瑜作为主人公来塑造,突出其“雄姿英发”的一面,还原出了词中“三国周郎赤壁”的风貌。影片在主题与风格上,延续了吴宇森电影对于情与义的追求,剧中的人物都不是为了利益而战,而是全为情义、道义。吴宇森的电影虽然充斥暴力元素,但他却喜欢在影片中用弱小的儿童、圣洁的白鸽和暴力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他宽厚的人文胸怀。在《赤壁》中,影片在开头简短地交待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节之后,便从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开始切入正题,将保护弱小者的情节开篇即展现给观众。而《三国演义》中一些表现出人物性格和行为复杂性的内容,比如刘备摔阿斗以笼络人心的疑似虚伪举动,则被导演坚决地舍弃了。
然而在这样的一部商业巨制中,作者的痕迹却不可避免地被抹平了。影片的战斗场面固然格外写实,但和《投名状》等影片相比却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当成吨的血浆洒进千军万马之后,反倒不如当年小马哥冲进包间枪弹横飞时的场面令人震撼。周瑜和诸葛亮的对手戏,虽然也一如既往地表达出了男人之间既敌又友的惺惺相惜,却因为影片的人物繁杂和线索众多而没有给观众以特别的印象。而在吴宇森过去的作品,如《喋血双雄》等影片中,因为故事紧凑而集中,人物的对手戏均表现得十分精彩,通过一些小的细节便将人物性格凸显出来,令人久久不能释怀。而在这样一部大格局、大场面的影片中,由于大量的场面和动作戏控制了影片的节奏,使得一些用于刻画人物性格的细节反而有些矫情。比如诸葛亮给母马接生等情节,显得刻意而游离于剧情。而吴宇森过去影片中那唯美的鸽子也几乎沦为了道具,如果不是抱着轻松调侃的心态去欣赏的话,给鸽子洗澡等情节也差不多是续貂之笔了。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