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思想-[法] 罗 丹 葛赛尔
2016-10-19 01:02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艺术之思想-[法] 罗 丹 葛赛尔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一个星期日的早上,在罗丹的工作室里,又站在他最动人的作品
一个星期日的早上,在罗丹的工作室里,又站在他最动人的作品中的一个泥塑前面。
这是一个身体苦闷的弯折着的少妇。她好像幽禁在一种神秘的烦恼中。头深深地下垂着,眼皮与口唇紧锁着,说她是睡着罢,然而这愁苦的神情明明是内心的隐痛。
尤其令人奇怪的是她没有臂,也没有胆。好像是雕刻家在不满意他的作品时,把它摔坏了的。我们也不禁为这座有力的雕像竟是残缺而惋惜。谁也要为她这种残酷的断伤呼冤罢。
我不由自主地把这意见告诉了主人。
“你责备我这个:”他诧异地和我说,“这是有意的。她是代表‘默想’,故既无手来动作,亦无脚来行走。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当反省深思到极点,在矛盾中仿捏不决的时候,竟会有寂灭的想望吗?” 这几句话把我引回到最初的印象上去,从此我更能领略这幅图像的高远的象征。
这个妇人是象征人类的智慧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为无法实现的理想所苦,对着抓握不住的“永恒”烦恼的情景。腰的弯折是表示思想对着元从解决的问题的奋斗与挣扎。四肢的残废是表示爱好默想的心灵之厌恶现实生活。 我忽然想到人们对于罗丹的作品惯有的批评,我就此告诉了大师,看他如何解答。
“一般文学家,”我和他说,“只能赞赏你全部雕刻中所表现
阴水fp冈、个父的兵)2。
“但有几个批评家正说你文学的感应成分较雕塑感应的更
多。他们说你巧妙地赢得文人的称誉,因为你在作品中供给他
们很好的资料,使他们得以运用辞令。他们还说艺术是不能容
纳这样大的哲学野心的。”
“假使我的模塑不好,”罗丹兴奋地回答,“假使我犯了解剖的错误,假使我曲解动作的含意,假使我不懂如何给白石以生命的学问,那么,这些批评是十二分有理。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但如果我的雕塑是准确而又生动,他们还有什么话说?而且,如果我在职业的工作之外,再贡献某些思想;如果我在悦目的形式上面,再加上某种意义,他们又怨些什么?
“人们想真正的艺术家可以只为巧匠而不需要智慧的时候,他们真是大错特错了。
“相反,智慧之于他们正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即令是画一幅或雕一座用以悦目为务的形像。
“无论一个雕刻家塑什么像,第一先要深切地蕴蓄着大体的动作;第二便须自始至终把中心思想在明白觉醒的心地中维持着:这样才可使作品中最微细的地方,也永远与中心思想有密切的联络。而这个并非不需要很大的思想上的努力。 “有人相信艺术家可以无需智慧,这一定因为有许多艺者对于日常生活隔膜之敌。画家雕刻家的传略或铁事告诉我们不少关于某几个大师的天真的故事。但要知道,一息不停地凝视着他们的作品的伟大,常有对于物质生活不甚了然的情形。更要知道,许多聪慧过人的艺者的思想,似乎很狭隘,只因他们拙于辞令,不善应对;而辞令应对,在一般浅薄的观察者眼中,正是文雅灵秀的标记。”
“真是,”我说,“要叫一般人去细心领会画家或雕刻家的头
脑的精微及伟大是不可能的。
“但是,回到一个更专门的问题上讲,在文学与艺术中间是
否有一条明显的鸿沟,为艺术家所绝对不该逾越的。”
“老实对你说,”罗丹答道,“在这一点上,任何禁止,我都不能忍受。
“我以为,绝没有什么规则可以阻止一个雕塑家依了他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件美的作品。而且只有使群众懂得其中的意义,领略到精神的愉悦便是,又何必去问它是文学还是雕塑?绘画、雕刻、文学、音乐,它们中间的关系,有为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密切。它们都是对着自然唱出人类各种情绪的诗歌;所不同者,只是表白的方法而已。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如果一个雕刻家用了他自己的艺术手腕达到表现出通常为文学或音乐所能引起的情绪,人们为什么要非难他呢?最近一个记者批评我的Palais Ryal里面的《雨果》,说已不是雕塑而是音乐了。他天真地说这件作品令人联想到贝多芬的某一阂交响乐曲。天晓得他说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