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我见
2017-05-25 01:01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我见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毕业
纵观后主义产品设计,它们以幽默、叛
毕业
纵观后主义产品设计,它们以幽默、叛逆、和奇思妙想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展现给我们1个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性的乐观年代。
同品味高尚,严谨得几近刻板的现代主义设计相比,后现代设计象挣脱了父母的孩子1样任意挥霍他们的年轻与灵动。叛逆的、游戏的,洋洋自得,甚至有些颓废和放荡的各种后现代主义风格如水银泻地般涌入我们的生活。
设计存在着1个价值观的,即为什么而设计?设计的功能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不同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设计面貌。 dolcn.com
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资产阶级自由派趣味及习俗的反动,包括与两个方面;另1方面,技术和社会模式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世纪也同样需要1种新的形式来体现。现代主义设计讲究功能,以减少主义风格为特征,追求设计的高度民主化和设计的社会工程性,是1种理想主义的探索;他们致力于1种非个人的、能够以化方式批量生产的,代表工业社会特征的新设计。到了60年代,由于美国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欧洲现代城市的复兴,现代主义笔直的线条充斥了整个西方社会。
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夹杂着商品的洪流和战争的硝烟。这是1个充满希望又危机4伏的年代。经济不断的,又被战争粗暴地中断,人们就生活在不断的希望和失望的交替之中。。战争的残酷与暴虐极大地震惊了人们,使他们更加渴望在战后建立1个理想的和平年代和乌托邦社会。经历战火的1代人比任何以往都更加沉重,坚信自己肩负着重新建立1个新型、民主、富裕的社会,人人平等,人人都能得到充分的物质享受(战时的物质匮乏是每个人的亲身经历)的重任。当然,这种努力是通过1幢幢的建筑和1件件产品来实现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这1时期的探索并不是深思熟虑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它带着革命的激情,这在荷兰风格派和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探索上显得更加明显。包括包浩斯的探索成就,其对形式的贡献远远大于对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设计的探索。在这种激情澎湃的年代里,人们太少时间去思考生活,在革命冲动的感召下,迫不及待地用1种形式去叙述、概括甚至是定型人们的生活。现代主义是革命的、激进的,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追求1种无差别的至上主义,而达到1种理想状态的民主;这是1种通过形式上的民主达到思想上的民主的努力,如同很多人认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类似于传教士,现代主义的设计师也同样是社会的改良主义者。2战结束以后,设计的革命激情逐渐淡了下来,社会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逐步走向正轨,设计也开始进入更冷静,更现实,更有效的探索。人体工程学和系统设计是战后现代主义设计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这些设计探索赋予抽象形式以真正的功能。他们使工业社会忙碌终日的人们在生活上和工作中更方便、更有效。这与讲究绩效的工业社会运转方式是相符的。
现代主义这种社会工程式的努力在战后经济逐步恢复中变得更加理性、现实和商业化。德国乌尔姆
设计学院致力于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设计探索,并发展出高效率、次序化极强的系统设计。美国则由于它极大的商业优势将减少主义的抽象风格变成1种国际流行的,“优良设计”成为高品味生活的代名词。至此,现代主义变成了国际风格。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在战后的发展少了些许乌托邦色彩,而多了很多现实主义的探索和努力,系统设计为工业社会群体活动的场所提供了舒适与便利,人体工程学则让人们在行动时1举手1投足都无比的舒适和服帖。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但是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思想到60年代由于商业因素的介入而变得形式化起来。这种减少主义的抽象风格变成了1种高尚品位的象征,1种唯1的选择。经历了战火成长起来的这代人有着沉重的使命感、道德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想望。这些精英主义者用他们全部的热情打造工业社会的生活模式,为人们创造好的品位、优良的设计,最终形成了简洁的、形体符合功能的抽象风格的设计。这种风格从美国1直蔓延到这个欧洲,后来又传到日本,现在的第3世界甚至第4世界国家也迫不及待地效仿,以标榜自己的民主与现代。现代主义笔直的线条充斥了整个西方社会,精英主义者们用高品位的设计规范着人们的生活,最终形成了设计上的沙文主义。
$False$
但是是的,而设计本身是集技术和社会文化为1体的,因而设计观念也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所以,设计的探索也不可能就此终结。
随着的发展,70年代西方进入了1个高消费,大众文化的繁荣使社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生活方式也多样化了,市场上出现了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口味的商品以适应不同的消费需求。至此,主义大1统的抽象风格必然无法满足如此多样化的需求了。 www.dolcn.com
现代主义的核心之1是“功能主义”,那么,我们在这里首先要探讨的什么是“功能”,功能就是物的“用”,简单地说,房子是用来居住,那么,居住就是房子的功能;锅是用来煮饭,所以煮饭就是锅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讲,功能是1种动作,或1种行为的实施;解决功能就是要使这些动作和行为能够正确有效的实施。人体工程学从10分科学的角度解决了这个。因此,看起来功能主义或者说现代主义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但是,这里面忽视了1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提到行为的主体。功能主义考虑到行为,但没有考虑到行为的主体------人。即使提到人,也是物理的“人”,而不是1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人是1个社会动物,在他(她)身上可以折射1个时代所有的特征。因此,1个人的需求也必然从单纯的生理需求扩展到相应的心理需求,所以, 不应该仅仅解决物理的或物质的问题,还应该解决人的更多层面的需求。从这个角度讲,就可以解释后现代设计的多元化倾向了。后现代设计对于情感的,文脉的重视正好对现代主义的1个补充(有趣的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映过于强烈)。当然, 不能说现代主义时期,人就不存在心理的和文化等层面的需求,现代主义风格能够在当时成为1种是有其理由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但是,随着和平的富裕年代的到来和战后婴儿1代的成长,现代主义暴露了它的局限性。现代主义的精英主义者们用1种几近于道德观念的高尚品味将消费者架空在1个理想的高度,1个让人景仰却无法从中体验平凡生活乐趣的半空之中。当新1代年轻人出现在社会舞台上的时候,情形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是在父母的呵护和富裕的物质环境中成长起来的1代新人,不知道什么叫贫穷、恐惧和饥饿。上1代人的价值观已经不再适用,他们在探索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1种能够代表是他自己而非别人的东西。这是反叛和自我的1代,这1代人的努力形成了新青年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可以说是新时代人类文化革命的母体,其内涵包括风俗活动的规则、休闲方式的安排,以及日益形成都市男女呼吸主要空间的商业。这场运动的主要特色是它的通俗性和废弃道德的道德观。50年代到60年代,上中层阶级的青年男女开始大量模仿并吸收市井底层的人的行为事物,如衣着、语言、行为、等。最典型的莫过于摇滚乐的流行。这种品味的平民化倾向,实质上是年轻人在1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创造自己的小世界,以反抗来自社会的和父母的束缚。新青年文化运动的另1个特色是它带有强烈的废弃道德意识,这实质上是私人情感欲望的公开流露。第3个特征是新青年1代成为“发达市场经济”的主力部队。这是1股极为强大集中的购买力量,应这1代人强烈的物质需求,市场上也充斥着大量针对青少年的产品,尤其以唱片业和时尚业最为红火。
女性主义的蓬勃发展使消费社会又多了1条亮丽的风景线。“妇女的解放”,至少是“妇女自我认定”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女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在社会上活动的性质,传统角色对她们的期待,她们在公众事业中的地位以及成就,都是新社会中女性最关注的问题。而这些新女性对于市场的诉求也从传统的时尚、家居扩展到所有能够体现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存在价值等各个方面,设计也要满足新女性的这些新的需求。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文化的多元化直接导致生活的多元化,各个阶层,不同的人群对市场的不同诉求打破了设计上主义1统天下的局面,极少主义的“黑匣子”不能满足如此众多的市场诉求,“现代主义之后”设计的多元化来临了。1970年,ARCHIZOOM策划了名为“不停止的城市”的展览,1个建立在超级市场和工厂基础之上的“乌托邦”模型,以此说明现代都市物质生活的特点,激进的建筑批评了单调,攻击了意见1致的观念-------特别是消费的1致性。
这是1种很自然的现象。社会是的,当人类社会步入富裕阶段的时候,情况自然而然的会发生变化。“温饱时期”的实用主义自然无法满足小康人群的要求。有句不太雅观的古语叫“饱暖思淫欲”,其实倒可以恰如其分的形容后现代的精神状况。英国60年代开始的朋克文化、迷幻药文化、性解放都是这句古语的真实写照。撇开正统的儒家文化,我们客观公正地谈这句古语,实际上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物质丰富到1定程度的时候,人的欲望自然会变得多样化,而且,会更注重自我在社会上的存在,他们会让社会及当权者意识到有他们的存在。而存在的显现就需要有特定的面貌。这种面貌以不同于以往的正统文化为特征;1方面是走相反的道路,另1方面就是找另外的出路。以美国的罗伯特·温图里为首的设计师们以创新精神进行着反现代主义的、幽默、滑稽的和理性的家具设计,用后现代的全部语言载体在现代主义版本上做着极其严肃的尝试;而意大利的孟非斯和查尔斯·詹克斯等人则高声唱着市井俚语,高高兴兴地追随通俗文化的潮流。与此同时,却还有1些西北欧的设计师用黯淡的语言诉说着“机器”的压迫。
很多思潮到后现代的设计风格:朋克、高、低技术、后现代主义、极少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各种主义变体。后现代的设计风格纷繁复杂:现代主义风格仍然继续着它的技术特征和优良设计的宗旨,剩下的尽情演绎通俗文化的乐观与风趣,或者重新尝试古希腊、拉丁风格或装饰的语法,有些还受到1些新观念的影响,如绿色环保,流行等等;但是,他们都有1个特征:非理性。后现代设计中大量地引用矛盾修饰法、讽刺和隐喻的手法来进行设计,桌子不再是桌子,更是1种概念,1种符号,甚至是1种态度。这种多样化风格现象的出现是对现代主义的最大挑战,它抹杀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纯洁性和至上性,将设计带入到1种可以是“很多”的状态。这种现象还不能1概而论地评述它的好坏,1方面因为这种现象有其两面性,既有它进步的1面,又有它反动的特征;另1方面,这种潮流本身还只是处于探索的阶段,所以还不能过早地为它盖棺定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产品设计在现代主义之后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面貌:MICHAEL COLLINS和ANDREAS PAPADAKIS在他们合著的《后现代设计》1书中除了将后现代产品设计归纳为后波普设计、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晚期现代主义之外,还单独列举了罗伯特·温图里的设计,并将他作为后现代设计在美国的代表、查尔斯·詹克斯的符号主义、明显的流露出对古代希腊、罗马的迷恋的保罗·波特菲斯(PAOLO PORTOGHESI)的“同情”的设计。王受之在他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将后现代设计归结为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然后又将后现代主义分为高科技风格、过渡高科技风格、减少主义风格、建筑风格、微建筑风格和微风格。此外,可能是由于他们独特的设计探索和风格,他将意大利的阿基米亚和孟非斯集团单独列出,作为后现代主义的1个分支。
撇开这些风格的划分不谈,从和现代主义的对比角度出发,来看后现代设计,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特征:
1 隐喻的和装饰的设计
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1个最为典型的特征,这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1些手法和细节作为1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歌德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1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1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
中国大学排名 2 想象的和情感的设计
后设计将诗意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仓右4郎的金属沙发有1个非常浪漫的名字——《月亮真高啊》(HOW HIGH THE MOON),镂空的金属框架在灯光的掩映下让人想起婆娑树影背后的1轮明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设计并不只是解决功能,还应该考虑到人的情感问题。安德勒·伯兰滋将许多非设计师者的所知道的东西上升为。例如,“我们对产品的选择受到我们记忆和联想、我们的愿望和我们朋友的,也受到我们在电视和博物馆中所看到的东西的影响”。(《1945年以来的设计》)。1987年,他设计了1系列名为“家养动物”的家具,把西欧人对意识的兴趣与北美人对某些宠物的兴趣融为1体。这些设计是非常有亲和力的,即不是设计适应人,也不是人适应设计,而是2者亲切、自由的对话。
3 仪式化的特征
后现代设计中这种仪式化特征主要是针对过分强调功能而使生活变成了1种机器运转般毫无感情色彩的动作而引发的1种设计倾向。吃饭不仅仅是1个吞咽的过程,更是1种气氛:环境、餐具、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包括进餐的动作,都是仪式的1部分,它让我们感受过程、感受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的交流、对话。
选择1件设计不仅是为了用,而且是为了寻找自我的象征性。安德勒·伯兰滋出版了1本名为《家养动物》的小册子,在书中他声认为我们现在的住宅几乎无法居住,因为我们要在那里度过更多的时光;我们需要重新考虑1下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得到的仪式的、神话创作的以及不可思议的特征。安德勒·伯兰滋的话是10分隐晦的,但是他至少说明房子仅仅用来居住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观点导致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仪式化特征。消费者对设计的选择与使用过程更多地体现1种信仰,并以此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归属到特定的团体中。日本设计近些年受到西方的普遍关注。“在日本,与功利,神圣与凡俗之间是没有区别的”(《1945年以来的设计》)。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4 轻松的生活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入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象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1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黑匣子”(BLACK BOX)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1起再次感受童贞和无拘无束的快乐。这种设计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1种简单的借用,或者是奇思怪想的任意组合,没有章法,不考虑实用,是设计师的1些很主观的设计。但透过这种现象,我们看到这样做给现代主义或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幽雅的举止,而是光着脚在沙发上吃着苞米花看电视,和孩子在地板上嬉戏,扭着屁股在厨房煎鸡蛋。盖当诺·佩西色彩鲜艳的纽约的日落沙发将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室内, Ettore Sottsass在1981年设计的滑稽可爱的Cassblanca餐具架和ALESSI公司装饰着小鸟的鸣唱水壶使厨房油腻的操作过程多了1些轻松幽默的气氛。从这方面来看,后现代设计将人们从简单、机械的枯燥生活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使人这1概念变得更加感性和人化,而不是机器。
5 有爱心的设计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另外的功能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功能主义的1个丰富和超越,即将理性的、逻辑的功能为既有生理的功能,又有心理的功能的新功能主义。斯图普创造了1个短语,叫“没有原由的困难”,即人们可以将东西放在他喜欢用的地方而不是应该放的地方。比如,把电话放在办公桌附近的窗前,接电话时可以顺便看看窗外的风景,
放松1下心情,虽然这有点不方便。但是,从另外1个角度讲,这实质上是对人的1种更加体贴的设计:人不是1个工作的机器,而是1个有工作能力,但同时需要生活、需要关怀和体贴的有智商的情感动物。
中国大学排名
所以,象主义大师勒·柯布西埃所讲的:“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延伸出去的话,椅子是坐的机器,桌子是工作的机器,植物是开花结果的机器,人体是意志控制的机器;如此类推,我们就生活在1个机器世界中了。在某1个时段这些话可能有它特定的含义,但是实际上,它抹杀了人性的光辉。因此,如果真正的讲究功能,就要切实地从人的真正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到人所有的需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主义。从这个角度讲,我更欣赏德国设计师Angela Schwengfelder和Michaela List设计的餐具,这是1套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但从表面上不会让人直接看出;在把手的处理上,使患者握在手里有1种平衡感,即能看到、触到,又不那么显眼,充分顾虑到残疾人的自尊心,是真正的有爱心的设计。然而,这里涉及到另外1个,就是设计师的主观臆断。设计师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考虑的,或者只考虑到1个或几个环节,或者只是自己的灵感来临时的创作。所以,我们在这里很有可能是1种理想主义的期盼,事实远非如此。
6 卖点的设计
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持,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当60、70年代波普、朋克文化、迷幻药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兴起时,市场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设计师也应这群新人类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而大胆地进行各种后现代主义尝试,文化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设计突破功能主义的束缚而自由的。市场与设计师相互依赖,甚至设计师个人的学术性、主观性、观念性的尝试也1样可以成为商家的卖点。后现代主义几乎成了1个市场推销员,“制造者不仅仅将其视为因抄袭、打折等竞争泛滥而日趋饱和的市场上表现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手段,而且是可以另起炉灶的”。(Producers saw it as the ideal means not only of making themselves appear more attractive and more distinctive in markets already saturated with interchangeable products and overrun by cut-price competitors,but of opening up new niches in those marke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