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涵义
国际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种需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住宿服务、旅行代理服务、餐饮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娱乐服务、旅游交通和通讯服务等。
(一) 问题的提出
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际旅游业已成为现代新兴产业。1997年来华过夜旅游者人数居世界第6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居世界第8位。据WTO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这无疑对我国国际旅游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近几年国际经济环境动荡不定,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手段提升,获得客源的边际成本递增。那么,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基础是什么?一国的国际旅游业如何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我国国际旅游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如何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
(二) 国际旅游学说的基础理论
现有的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基础理论基本上是以旅游资源为中心的,有这样几种代表性观点:
1.旅游资源说
认为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基础在于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垄断性,从而吸引旅游者从异地向资源所在地移动。但该理论并不能说明旅游资源并不丰富、品位一般的地区,如香港、新加坡,发展国际旅游业却十分成功的事实。
2.吸引力说
以引力模型为代表,其基本内容为某时段客源地到目的地的旅客量,与客源地人口规模、财富或旅游嗜好的量度及目的地的吸引力或接待力成正比,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距离成反比。从引力模型看,其核心仍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3.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
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等因素的相互关联和独立性,构建了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但该模型未说明如何将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些学者试图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论引入国际旅游业的分析,但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用以说明国际旅游现象的说服力和适用性不强。总之,以上理论用以说明在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环境下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存在着诸多缺憾,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实践需要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现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次将接近10亿,年收入将达1.55 万亿美元。旅游业不仅能促进各国和各地区的发展,而且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未来10年间最富活力的增长点。
中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资源的优势已经逐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中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接待人数、外汇收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一)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1.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对国际经贸的巨大贡献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服务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70年到1980年的10年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10亿美元增至3830亿美元,猛增了5.39倍,服务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铜器货物贸易增长率的两倍。1992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3 846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则达1 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中服务贸易的比例已超过了1/4,此后这一比例越来越大,行家预计,在本世纪末将超过1/3。而真正构成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既不是与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古典服务贸易,也不是与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服务贸易,而是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新兴产业的服务贸易,其中国际旅游独占鳌头,远远超过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
2.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1)国际旅游与服务贸易
世界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始于80 年代, 只就国际商品贸易进行谈判的“关税贸易总协定”, 在1982 年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达成协议, 确定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及消除服务贸易的障碍问题进行研究。1986 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 则正式将服务贸易谈判列入议程, 至此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据统计, 世界服务贸易额70 年代比60 年代增长近一倍, 80 年代比70年代增长五倍。目前世界服务贸易额已相当于世界商品贸易额的1/5 以上。中国的服务贸易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被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国际旅游一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表1 中国国际旅游与服务贸易比较 (亿美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①/②(% ) 76. 93 49. 70 46. 02 44. 04 37. 48 40. 78 47. 83 47.45 46. 55
②/③(% ) 4. 43 9. 20 7. 77 8. 99 12. 40 12. 52 12. 65 12. 37 14. 50
资料来源: ①《中国旅游年鉴》1996; ②旅游外汇、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三项合计的结果, 其中对外承包工程, 对外劳各合作取其合同金额值, 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6. P602; ③《中国统计年鉴》1996。
a.发展速度快
1980- 1996 年, 经过16 年的发展,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了27. 32 倍,年均增长率22. 96%; 同期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6. 53 倍, 年均增长率达19. 16%。90 年代以来, 即从1990- 1996 年二者的发展速度来看, 旅游外汇年均增长率28. 94% 与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率28. 69% 相当。
b.旅游外汇比重大
中国国际旅游是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龙头。从表1可知, 旅游外汇占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在40% 以上。由于目前对于服务贸易出口缺乏系统分类统计, 表1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仅为旅游外汇、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的合同金额三者之和, 实际上旅游外汇占服务出口贸易额的比重比表1略偏大。目前在世界的服务贸易出口中, 国际旅游收入所占比重超过25% ,1996 年美国国际旅游收入占其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4. 7% ,中国为46.55% ,这反映了中国国际旅游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表2 中国国际旅游与商品出口贸易比较 (亿美元)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旅游外汇 2. 62 4. 49 6. 17 7. 85 8. 43 9. 41 11.31 12.50 15.31
商品出口额 97.45 136.6 181.2 220.1 223.2 222.3 261.4 273.5 309.4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旅游外汇 18.62 22.47 18.61 22.20 28.40 39.47 46.83 73.23 87.33 102
商品出口额 394. 4 475.2 525.4 620.9 718.4 849.4 917.4 1210.1 1487.7 1510.7
资源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国旅游年鉴》1996 的相关数据计算结果值
a. 国际旅游发展速度快于商品出口贸易
从表2 可知, 1978- 1996 年间, 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由2. 62 亿美元跃升到102 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22. 56%; 同期商品出口收汇额由97. 45 亿美元上升到1510. 70 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达16. 45%。在整个发展的18 年间, 除1987、1989、1995 三个年份外, 国际旅游业创汇增长率均高于商品出口贸易。这反映了国家积极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b. 国际旅游发展的波动性大于商品出口贸易
图1 显示商品出口贸易增长率曲线较国际旅游增长率曲线相对平稳、和缓。相比较而言, 国际旅游业更易受政治因素波动影响, 如1989年, 由于动乱影响, 中国国际旅游收入出现历史上唯一一次负增长。商品出口贸易则相反, 1989 大学排名
年仍保持正增长。由于我国采取的多边、多元化的商品贸易出口政策, 使得我国商品出口贸易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少, 其抵御世界经济危机的能力在加强。1980- 198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 我国商品贸易出口额出现1983 年的负增长, 而在1990- 199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一直保持正增长。图1 中1993 年、1994 年、1995 年、1996 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8.65%、56. 37%、19. 25%、16. 80% , 其中1994 年增幅很大, 这主要是由于1994 年旅游外汇收入统计口径的变化所致。
共4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