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参考文献: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 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7.
[2] 杨丽艳.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制度的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4.9.
[3] 余永定、李向阳.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38.
[4] 叶全良、王世春.国际商务与原产地规则[M].人民出版社,2005.68.
[5] 呼书秀.中国与东盟发展相互投资的法律机制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
[6] 向凌.CEPA性质之我见[J].长沙大学学报,2006(1):48.
[7]曾华群.论内地与香港CEPA之性质[J].厦门大学学报,2004(6):34.
[8] Michacl J.Trebilcock&Rober Howse,The Regulation of Internatianal
Trade,2 edition[M].Routledge,1999.108.
[9] 慕亚平、沈虹.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其法律依据的探讨[M].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1.
[10] 王贵国. CEPA-A Critical Visit[J].香港律师,2003.
[11] 赵学清、徐忆斌. CEPA若干法律问题浅析[M].载孙琬钟、赵学清.入世后“一国四席”热点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36.
[12] 慕亚平、李伯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CEPA的法律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5.109.
[13] 李伯桥、卢书桃.CEPA:WTO框架下内地和香港经贸法律关系的新发展[J].广东外贸外语大学学报,14(3):27.
[14] 檀木林.CEPA实施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57.
[15] 梅新育.CEPA一周年:我们正在经历什么[Z].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0705/1539850894.shtml,2005-2-11访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6] 吴立志.论“一国两制”下WTO争端机制的运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