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重构(1)(3)

2014-02-22 02:38
导读:从维护公益的角度出发,刑事诉讼法的构造认可了合法“错捕、错拘”的存在,但是个人所遭受的损害—人身自由受到剥夺—系为维护公益而付出的特别牺

  从维护公益的角度出发,刑事诉讼法的构造认可了合法“错捕、错拘”的存在,但是个人所遭受的损害—人身自由受到剥夺—系为维护公益而付出的特别牺牲,因此依公共负担平等原则应由国家赔偿。对此别国赔偿法多采结果责任原则:被羁押的公民确系无辜的,无论司法机关是否违法,有无过错,该公民都有权请求赔偿。如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在诉讼程序中被临时拘禁的人,如果在程序结束时不予起诉、免予处罚或无罪释放的决定已确定,而且羁押给他造成显然不正常的损害或特别重大的损害,可以请求赔偿。”德国1971年《刑事追诉措施赔偿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如果当事人已被释放,或者针对他的刑事追诉措施已被终止,或者法院拒绝对他开庭审判,当事人由于受羁押或其他刑事追诉措施而遭受的损失,由国库予以赔偿。” 

  参酌国外立法例,我国对错拘、错捕,应当采用结果责任原则,以使受害人获得救济,同时可解除公安检察机关的困惑,保护其打击犯罪的积极性。 [11]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结果归责标准不同于无过错归责原则、违法归责原则,三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也存在不同之处。刑事司法领域采用结果归责标准,是从受害人所受到的刑事司法行为侵害的结果角度进行判断国家归责的根据的。也就是说,从结果归责标准包括合法的司法行为造成的损害,也包括违法的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归责标准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归责标准,其不仅可以解决违法情形下的国家承担责任问题,更能解决司法行为合法情况下的,具有不可归责于受害人情况下的责任承担问题。违法归责标准是从行为的违法性角度进行寻找国家承担责任的根据的,其是一种摆脱主观过错归责缺陷的、区别于过错客观化的另外一种理论尝试。它否定合法行为的国家赔偿责任,而结果归责标准并不直接否定合法的司法行为所造成损害的国家赔偿责任。 

  结果归责标准也不是无过错归责标准。首先,二者的出发点不同,结果归责从司法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来判断,只要这种结果不是受害人所应当承担的,而是国家司法机关造成的,国家就应当承担责任。这种结果可能是有过错的行为造成的,并不是完全的没有过错。既然可能是过错行为造成的,就已经不是无过错原则的范围了 [12]。所以,结果归责也不是无过错归责。 

  结果归责标准适用于公安、检察机关、法院适用《刑事诉讼法》所实施的行为,包括拘留、逮捕、有罪判决等刑事司法行为。结果归责也适用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法院的司法行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法院实施的行为可以有罚款、拘留、证据保全行为、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等。只要这些行为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而且这种损害是没有法律根据的,不问这些行为是否违法、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国家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这些司法行为采取结果责任原则,符合司法权的本质,也符合保护受害人权益的需要。 

  3.公共设施致人损害赔偿责任适用危险责任归责原则,但如果设置机关与管理机关对防止损害发生,已经尽了相当注意义务或已经采取了防止损害发生的必要措施的,国家应减轻责任。 

  公有公共设施指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法人设置或管理,供公众使用的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桥梁、港阜、码头、堤防、下水道、车站、机场、自来水厂、煤气供应站等。这些设施设置或管理上存在缺陷,并且这种缺陷造成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国家也应当承担责任 [13]。国家负有义务将这些设施处于安全可供大众使用的义务,以防止危险或损害的发生。国家对这种危险没有尽到合理及时的清除义务,国家就应当承担责任。国家承担这种责任的根据是危险责任原则。只要依据公共设施的构造、性质等客观状况判断其欠缺通常应有的安全状态,即可以认定公有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存在缺陷。比如,马路中间被人废弃了大量废土多日,市政府有关部门也多次敦请有关部门及时清除,但由于废土太多,相关部门未迅速清除完毕。某日一中学生骑车撞上道路中间废土,因颅内出血而死亡。这种情况下,国家就应当承担责任,因为废土存在于道路中间,没有及时清除,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并且这造成了中学生的死亡,而不考虑相关机关是否已经对下级机关作出了部署。只要存在废土置于道路中间的情况,就对大众的安全存在高度的危险性,有关机关没有把这种危险性清除,就存在可归责性,国家就应当承担责任。 

  对于公有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的,在判断和划分国家承担的责任范围时,也必须考虑设施设置或管理机关是否尽到了相当的注意义务。也就是说,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客观上存在缺陷,并且造成受害人权益损失的,国家就应当承担责任。但,如果国家对防止损害的发生,已经尽到了相当注意,并且客观上为了防止损害的发生也采取了必要可能的措施,国家就应适当减轻责任。国家有关机关的义务履行情况以及对于防止危险的发生的行为,是国家减轻责任的条件。这样就合理分配了国家与个人的责任,有效防止了国家责任过重的问题,也有利于调动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机关的工作积极性。减轻责任的大小,以有关机关义务履行情况、采取的防范措施的多少以及有效性等因素来判断。 

  4.国家合法行为造成损害的,国家承担责任的依据和标准是公平原则。 

  国家补偿是相对国家赔偿的一个概念,一般指国家对合法的公权力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损害所给予的补偿。国家对合法行为造成当事人权益损害承担责任的根据是什么。这在理论上存在争议,有既得权说、恩惠说、特别牺牲说、公共负担平等说、结果责任说、社会保险论、人权保障论等观点。我们认为,国家对合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依据,就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国家补偿的依据是公平责任原则。国家补偿就是维护公共利益与受害人权益之间协调与公平的制度。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损害了个人利益,受益公众就应当对受损害的个人利益以补偿。只有这样才符合公平的原则,否则,对受损失人就是极大的不公平。国家对受损失人权益补偿的责任以公平原则为标准,就合理地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补偿的范围既不是完全补偿,也不是完全不补偿,而是公平补偿。公平补偿责任要比完全补偿要低。这也是我们认为国家补偿不是结果责任的原因,如果采用结果归责标准,那么国家补偿的范围就是完全补偿责任。这样是不符合国家补偿本质的,并不符合公共利益。

   [2] 参见高家伟:《国家赔偿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8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 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4] 马怀德主编:《国家赔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5] 杨小君:《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与归责标准》,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 
   
   [6] 转引自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 
   
   [7] 王和雄著:《论行政不作为之权利保护》,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35页。 
   
   [8]廖义男:《国家赔偿法》(增订二版),自刊,1998年版,第31页。 
   
   [9] 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1页。 
   
   [10] 应松年著:《依法行政十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11] 马怀德:《制度变革中的行政赔偿》,载应松年等主编:《走向法治政府》,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82—383页。 
   
   [12] 当然,关于无过错原则与过错原则之间的关系,在民法学界也是存在争议的。但一般认为无过错原则适用于行为人无过错造成损害的情况,这也是无过错原则的重点与特色。如果有过错的话,适用过错原则就可以解决了。 
   
   [13] 将公有公共设施纳入国家赔偿的理由,另文进行论述。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现代宪法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抑或共和主义?(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