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监事会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以董事会和总经理为监督对象,在监督过程中,随时要求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纠正违反公司章程的越权行为。[7]为了完成监督职能,监事会不仅要进行会计监督,而且要进行业务监督;不仅要有事后监督,而且要有事前和事中监督(即计划、决策时的监督)[8]。监事会对经营管理的业务监督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通知经营管理机构停止其违法行为。当董事或经理人员执行业务时违反法律、公司章程以及从事登记营业范围之外的业务时,监事有权通知他们停止其行为。二是随时调查公司的财务状况,审查账册文件,并有权要求董事会向其提供情况。三是审核董事会编制的提供给股东会的各种报表,并把审核意见向股东会报告。四是当监事会认为有必要时,一般是在公司出现重大问题时,可以提议召开股东会。
三、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实施的主要途径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是规范公司行为,维护出资者利益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其运作和监督功能的实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公司董事会作为所有者或股东的代表,不但有管理决策功能,还应拥有对公司经理人员的监督功能。董事会应对经理人员偏离公司董事会经营决策目标的行为予以纠正;监督经理人员正确行使其权力,维护公司利益,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目标;对不称职的经理予以解聘,对经理人员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通过法律手段给予制裁。[9]这些监督方式的实施,对提高公司效率、强化对经理人员的约束能起积极作用。
2、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公司监事会是由股东、职工组成的公司内部自律性的机构,是公司自身监督的典型形式,是对董事和经理人员进行监督的专门机构。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功能的关键是要赋子监事不受干扰的独立监察权,同时提高监事的业务水平,对不称职的监事通过股东会予以及时罢免。
3、充分发挥公司职工和工会的监督功能。职工是企业聘用的劳动者,是企业的利害相关者,有维护自身利益、关注公司利益、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的权力。职工监督的途径,一是推选出职工监事行使监督权;二是通过工会行使监督权。工会是代表职工的合法机构,有权代表职工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保证职工利益。
四、结束语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实现公司内部治理提供了相互制衡的组织机构,但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表明,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合约的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使得委托人的代理成本与风险之大不可能通过合约解决。现代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三个有效的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与决策机制。即通过这三种机制促使代理人——经营者努力工作,降低代理成本,避免偷懒、机会主义等道德风险行为。前述仅是酌取监督机制,加以探讨和梳理。毫无疑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制的完善,将极大提升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并最终为规范公司的行为和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维安:《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58页
[2]许海峰:《公司治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1页
[3]顾功耘:《公司法律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361页
[4]顾功耘:《公司法律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364页
[5]青木昌彦等著:《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魏加宁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6]聂德宗:《对内部人控制的治理: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变迁》,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5期
[7]聂德宗:《人力资本所有权的理论与实践探析》,载《人文杂志》1998年第5期
[8]范黎波等,《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9]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北京:经济研究,1996(9)。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