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治国的根本方略和长远的战略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时期发展的走向和目标。环境执法是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体现。开拓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环境执法新局面,对于促进各级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维护环境法制的尊严,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近期,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阐述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多次对环境执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尽快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杜绝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大环保监督和执法力度,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中纪委五次全会首次将纠正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列入工作重点,吴官正同志和曾培炎同志先后到国家环保总局视察和指导工作,对环境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加强环境执法工作的高度重视。
1 当前环境执法形势
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是统一监督管理,环境监察队伍是环保部门唯一的一支现场执法队伍。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察机构网络,到2004年底,全国有环境监察机构3064个,其中,省级32个,地市级347个,县级2684个。我国正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
1. 1 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有力地推动了执法工作
1. 2 日常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2001—2004年全国环境监察系统累计完成907万次日常现场检查,其中,2004年进行现场监督检查276万次,比2000年增加了68.7%。加强环境污染事故与纠纷的处理处置,2004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040起、污染纠纷5.1万起、信访47.5万件,处理率分别达到99%、95%、98%。
1. 3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逐渐展开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执法逐步展开,秸秆禁烧和甘草、麻黄草等固沙植被禁挖工作得到加强。2003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107个市、县开展了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对各种生态类型开展生态执法试点。目前生态环境监察已全面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
1. 4 排污收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各地按照国家《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范排污费收缴程序和制度,坚持排污收费稽查和审计制度。2004年全国共向73.4万户排污单位征收排污费94.2亿元,排污费征收额较上年增长34%。积极开展污染源排污申报登记和审核核定工作。全国已有51.75个排污单位进行了排污申报,为发放排污许可证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1. 5 “12369”环保举报热线得到群众拥护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2个地级市、374个县级市、677个县开通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覆盖了全国69.4%的县以上行政区。主要城市环境监察机构建立了快速处理举报的接报出警制度,还有上海、长春、郑州、成都、大连等十几个大城市已经建立起“12369”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形成了日常环境执法与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相结合的指挥调度系统和工作机制。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经过全国环保系统的共同努力和专项整治行动的有力带动,环境执法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高,有法必依的意识逐年越来越强,环境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环境执法工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2 环境执法障碍的成因分析
2. 1 执法环境较差与党和国家较高要求不适应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