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权利至上、制度设计及其运作(之一)——行政(2)

2017-10-01 01:05
导读:由是观之,虽然国家与公民之关系是宪法和行政法共同指向的基本的社会关系,但两者的侧重点和参照系是不同的,前者依凭有关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理念,

  由是观之,虽然国家与公民之关系是宪法和行政法共同指向的基本的社会关系,但两者的侧重点和参照系是不同的,前者依凭有关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理念,设计了一整套繁复有机的法律制度(除了规范国家与公民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还包括国家权力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与平衡),以维护该社会关系并使其达成和谐、理想的状态,其参照系涉及法律的价值(如自由、平等、公正、效率)、民族的信仰与传统以及对人性的假定(善与恶)等等;而后者却侧重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制度设计的具体化,它描摹出作为国家代理人的行政机关与其相对方之间的具体关系,其参照系是有关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理念以及有关国家与社会的形态的宪制安排。

  因此,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在宪法中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对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关系的设想与期望(即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还是公民权利来源于国家权力)形成了宪法上的理念,它代表着一种理想,体现了人们对权利、公正、平等、自由等价值的信仰;另一方面,对国家权力的分配与制衡以及对公民权利的确认则体现为国家和公民关系在制度层面上的具体安排。行政同样也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制度层面,主要是指依据宪法的基本规范而确立的、保障国家权力(以行政权为核心)有效运行和公民权利切实被享有的各种具体制度,它既是对宪法上相关制度的承接,也是使这些制度与现实社会相连的具体路径;另一个是操作层面,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一般社会成员才实现对权利的享有,履行法定的义务,同时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和相关的规则改造其职责与职权,从而使法律文本上抽象的社会关系变为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社会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从价值理念、制度安排和制度操作三个层面探讨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学科上跨越了宪法和行政法两个维度。

  一般而言,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这三个层面,不是一种单向的从属性关系-操作层面取决于制度层面、制度层面取决于理念层面,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又彼此影响,构成了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理想关系应当是这样的:一方面,有关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制度设计应以相关的宪政理念作为标尺与追求的目标,制度的具体安排对操作层面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具体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制度操作中所面临的诸种问题,如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在性质与行使上的差异、有关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的传统观念和大众心理等,也是制度设计时必须斟酌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在制度开始运行之后,社会所有成员对整套制度中各个子制度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将作出相应的反应或评判。这些信息和评判通过合法的方式与途径诸如公众舆论、官方的信息机构等表达出来,并获得进行权力配置的国家机关(如立法机构)的关注,同时也通过公众对政治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对制度再设计产生较为强烈的影响力,成为原有制度更新以及一系列新的规则和制度产生的动

上一篇:我国合同违约状况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