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出路律毕业论文

2017-10-24 05:29
导读:法律论文毕业论文,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出路律毕业论文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提要:劳动教养制度是
提要: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度,自1955年产生以来,经过40多年的和完善,已成为维护治安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拯救失足职员的重要制度,但随着我国***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制度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面临着很多挑战。如何迎接挑战,使之继续发挥自身作用,笔者以为应从三方面寻求出路:一加强劳动教养;二加强劳动教养立法;三努力创办劳动教养工作特色。关键词:劳动教养 制度 挑战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创立并发展起来的教育拯救有违法和稍微犯罪行为职员的法律制度。40多年来,劳动教养制度教育、感化、拯救了一大批违法犯罪职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建设,预防犯罪中,发挥了不可替换的作用。然而植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教养制度,因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和传统经验的束缚,在新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原有的理论、制度、经验与模式的缺陷都充分凸现出来。如何正确熟悉劳动教养工作的历史和现实,适应变革的要求,进行理论、制度与上的创新,探索并构建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
在探讨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和出路之前,有必要先扼要了解一下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概述
劳动教养是指对那些具有稍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职员所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拯救措施,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具有惩罚性、强制性和习艺性等特征。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始建于1955年8月,这是建国初期的阶级斗争形势和***的刑事政策所决定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建国之初,清查出了10万多名反革命分子,其中的一部分用说服教育方法是无效的,采取简单的惩罚方法也不行;在机关、团体、内部也决不能继续留用;让他们另行就业又没有单位愿意收留他们。因此对于这些人,就需要一个既能改造他们,又能保障其生活出路的妥善办法……把他们收留起来,实行劳动教养,就是最适当的也是最好的办法。表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这些人的生活、劳动、前途的关怀和负责精神。国家对他们的处理和安排,也正是为了保障尽大多数劳动人民的自由幸福生活和社会主义秩序不受破坏。
1957年以后,国内的剥削阶级、反革命残余势力已经肃清,为巩固政权,维护社会治安秩序,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题目的决定》。这一决定由第一届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该决定明确规定了劳动教养的目的、性质、工作方针、收留对象、报批程序、批准机关以及劳动教养工作的领导和治理机关。***期间,劳动教养制度遭受破坏,发展基本停顿。
197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0年2月重新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题目的决定》,1980年2月29日发布了《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留审查两项措施同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1982年1月21日国务院又转发了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劳动教养制度在中国断了十余年后,其适用对象也由原来的“反革命分子”、“坏分子”为主调整为以那些违反了社会治安又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为主。劳动教养的色彩大为减弱,并伴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成为行政法制制度的一部分,劳动教养也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制度。
1982年以后,劳动教养在适用对象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量的法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分规章甚至地方性法规等争相扩大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上的扩大化一方面表明劳动教养在行政处罚和刑罚处分之间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却也由于立法上的混乱、制度上的缺陷、救济机制的不完善出现了诸多法治原则相悖的情形。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劳动教养的性质、任务
根据现阶段对劳动教养性质的理解,“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职员实施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最高行政处罚”⑵,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上一篇:工伤事故中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如何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