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一; 在中国20世纪的历程中,王国维、鲁迅……都(7)

2013-08-11 01:12
导读:不过我们当然无须如此这般地苛求鲁迅。在这片缺乏精神资源的黄土地之上,鲁迅能够彻底走出传统的误区,去直面绝望、反抗绝望、坚持绝望,已经可以

不过我们当然无须如此这般地苛求鲁迅。在这片缺乏精神资源的黄土地之上,鲁迅能够彻底走出传统的误区,去直面绝望、反抗绝望、坚持绝望,已经可以说是达到到了一个绝对的精神高度。更为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毕生努力,向后人呈现了在以中国美学作为精神资源背景的情况下的对人性加以现代重构的全部过程以及最终极限——包括他最终的完全绝望。在他之后,我们最为万幸的是,已经无须再重涉他的探索之途,就可以把美学“接着讲”下去,因为,我们的精神处境已经如此明显,用鲁迅自己的话说,除了“别求新声于异邦”,已经没有任何的出路。;
由此,我们不妨将探索的目光再次投向西方。;
在西方,我们同样看到了王国维、鲁迅的身影,这就是叔本华、施蒂纳、尼采、黑塞、萨特、加缪。他们都看到了以论证去说明生命存在的荒谬,因此而出现的走向尽管稍有不同,例如叔本华走向了生命的悲观主义,尼采等人走向了生命的乐观主义,但是生命的绝望,却是其中的共同之处。结果,他们自以为是站在圣殿中向世界宣战,但是实际上却是站在了悬崖边上并且摇摇欲坠。俄罗斯思想家指出:“尼采的警句和审美判断精妙细腻,令人叹服,然而在政治问题上他却是个野蛮人。”托马斯·曼说:“作出这种区别不免幼稚,因为尼采大肆宣扬野蛮只是他的审美醉意狂放不羁的表现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种区别揭示了一种我们完全有理由细加思索的相邻关系:唯美主义和野蛮主义的相邻关系。19世纪将近尾声时人们还没有看见、感到和担忧这两者近在咫尺的现象。”;但是在20世纪已过尾声的今天,我们必须“看见、感到和担忧这两者近在咫尺的现象”。毕竟是连尼采自己也在追问:在杀死上帝之后,我们将如何安慰自己?倘若我们放弃这一追问,那么,我们将如何面对黑暗、如何瓦解黑暗?如何使自由、平等、博爱、信仰在贫瘠的心灵大地上生根发芽?一味的批判、颠覆、反抗、冷嘲、热讽、以血还血、以暴抗暴、以革命对革命、以流氓对流氓是否就能够驱散黑暗?就能解决问题吗?而且,以血还血、以暴抗暴、以革命对革命、以流氓对流氓固然是对于黑暗的极为凶残、卑劣的反弹,但这是否也是也是黑暗传染给我们自己心灵深处的精神病毒?我们竟然借助与黑暗力量完全相同的手段去反抗黑暗,这究竟是反抗黑暗还是参与黑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暗、纵容黑暗?以“革命”的手段去反抗邪恶,结果自己却变成了邪恶;以流氓的手段去反抗流氓,结果自己却变成了流氓;以黑暗的手段去反抗黑暗,结果自己却变成了黑暗,这一切,岂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惨痛一幕?;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最终,雨果、荷尔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卡夫卡、艾略特、克尔凯郭尔、帕斯卡尔、索洛维约夫、舍斯托夫、别尔嘉耶夫、弗洛伊德、胡塞尔、海德格尔、舍勒、马丁·布伯、乌纳穆诺、马塞尔、蒂利希……的身影,就不能不涌入我们的眼帘。他们回应着格曼的《呼喊与细语》中的那些无望的呼叫,为我们展开着全新的生命:坚持面对绝望本身,绝不寻找绝望之外的任何替代来消解绝望,而且自觉地实现了对、等等的超越,但是他们又深知人性的栅栏何在、以往的失败何在,因此能够为爱而忍痛,为希望而景仰,为悲悯而绝望,不仅洞穿人生的虚无,而且呈现人生的快乐。用全部的生命承担、见证人类的神性本质。卡夫卡说:没有人能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海德格尔说:“疯子却是叫喊着上帝而寻找上帝的人。在这里,莫非实际上是一位思想者在作歇斯底里的叫喊?而我们的思想的耳朵呢?我们思想的耳朵总还没有倾听这叫喊吗?只消它还没有开始思想,它就还听不到这种叫喊。而思想何时开始思想呢?”;荷尔德林则说:他所呼唤的是“盛满黑暗的光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佐西马长老也说:“用爱去获得世界”。由此,尽管黑暗、绝望仍旧存在,但是人们看待它的目光不再是仇恨的、冷酷的,而是悲悯的、爱怜的。因为他们已经洞察到,一切黑暗都是与自己融为一体的,其中也有着我们自己灵魂的黑暗,丧钟不但为世界而鸣,而且为自己而鸣,因而一个人面对黑暗之时,就肯定会对之投以深深的悲悯、爱意,从而超越仇恨、敌意,使得心灵恢复健康,世界焕发光彩,天空展现光明。 ;
也因此,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反抗走向了悲悯。与;叔本华、施蒂纳、尼采、黑塞、萨特、加缪等人不同,他们所更为关注的不再是控诉黑暗,而是赞美光明——哪怕是人性中一点一滴的光明。所以,雨果说:人不是一根消化管道;马丁·布伯说:“敬畏上帝”;卡夫卡赞美“背负十字架的苦行”;里尔克呼吁“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其中的奥秘,则正如詹姆士·里德所揭示的:“目的在于,使我们分散的生命力集中起来。这就象修建水库的工程师所做的工作一样,把广阔平原上无数条分散的河水集中起来,再灌入到狭窄的水渠中。这不是真正在限制河水的力量。……一个人,只有当他的生活凝聚为一个统一体时,他才能获得一种完满的人生,或者说,他才能做到大公无私。”;为了说明自己的阐释,他还引用勃朗宁的话说:“世界好比一个棋盘,有人把它叫做附带着白方形的黑方形,有人则把它叫做附带着黑方形的白方形。有人把世界看作一个邪恶的场所,只是附带着一点善来作点缀。这些人越是盯着世界的阴暗面,他们的这种观点就越是根深蒂固,以致他们会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桩令人沮丧的充满危险的事情。在这种生活中,他们随时都可能会遭到不幸。另一些人则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爱的场所,他们看到的是世界的光明面,黑暗只是分布在这个光明世界周围的不显眼的黑点。他们越是看着充满希望的事情,他们就越是能看到世界上到处都充满着希望。这种观点使他们生活的基础总是沐浴在爱与善的光辉之中……我们应该知道,即使生活把我们引向了它的黑暗面,从这黑暗后面射出来的光芒也将穿透黑暗,照耀我们。”;此言何其精辟!难道反抗的原因不是爱的缺席,反抗的对象不是爱的敌人,反抗的目的不是爱的恢复、滋长、发育、重建和完成?而且,倘若人们根本就体验不到无穷无尽的喜乐、尊严、神圣、爱意,那么我们承受黑暗、反抗绝望的动力何在?既然如此,从反抗走向了悲悯,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显然,应该被补上的极为重要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新的一维至此也就呼之欲出,这就是:神性(这是信仰之维,也是爱之维)。;
这显然并非中国美学家的思想之所能。;记得有人曾经提示:同是面对苦难,中国产生的为什么偏偏是硬骨头的鲁迅,而不是软骨头的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而假如鲁迅也面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刑场,他肯定还会是硬骨头的鲁迅。确实,鲁迅尽管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赞誉有加,但是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却“常常想废书不观”,可见,在中国这块两千年来从来就没有提供过爱心、温情的黄土地,也根本就无法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选择。然而,这也并非叔本华、施蒂纳、尼采、黑塞、萨特、加缪等人的思想之所能。蒂利希发现:叔本华、施蒂纳、尼采、黑塞、萨特、加缪等人的存在主义的出现是人类的福音,他们所揭示的都是一些人类本来应该知道但是却偏偏忘记了的东西。然而,他们却无力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只能以以一个存在主义者的身份提出问题,但是却不能以一个存在主义者的身份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存在主义之中,而在一个更加伟大的思想传统之中。;
上一篇:[摘要]自然美就是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自身的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