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一 1942年,珍珠港事件过后不久,一群日本家聚集

2014-02-18 01:08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一 1942年,珍珠港事件过后不久,一群日本家聚集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  1942年,珍珠港事件过后不久,
  

  1942年,珍珠港事件过后不久,一群日本家聚集在京都,讨论日本所扮演的世界角色。这次极端民族主义聚会的目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寻求一条“战胜文明”之路。现代文明其实是西方文明的另一种说法,因此,还不如将这次讨论会取名为“战胜西方”。与19世纪晚期“脱亚入欧”的目标截然相反,日本正在进行一场“圣战”,把亚洲从西方人那儿解放出来,清洗亚洲人大脑中的西方思想。可以说,哲学净化运动是这场圣战的一个组成部分。

  净化的动力来自两种思想的神秘混杂,即受德国人启发的种族-民族主义思想和以禅宗-神道为基础的极端排外主义思想。日本人是天神的后裔,是“创造世界的种族”,其神圣的使命是领导全体亚洲人进入一个“大和”(Great Harmony)的新纪元,等等。但是必须清除的“西方”究竟是什么?需要“战胜”的对象是谁?眼下这个已经广为人所知了,因为作为敌人的“西方”有着种种重要的特征,即便是本·拉登以及其他伊斯兰极端分子听来也并不感到陌生。这些特征没有具体的顺序,它们是物质至上,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个人主义,人本主义,理性主义,主义,颓废,以及道德败坏等。这些祸害可以用日本人的力量来战胜,不仅仅用军事力量,而且要用意志力量,精神力量,心灵力量。自我牺牲,克制,坚忍,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神权领袖崇拜,以及坚信本能比理智优越,则是日本或“亚洲”精神的主要特征。



  当然,日本与西方作战风险更大,但以上却是日本战时宣传的哲学基石。日本人宣扬民族至上的核心是《民族国家的基本原则》。这份文件是(日本)部1937年颁发,它宣扬日本人“在根本上与西方各民族的所谓公民是不同的”,因为神圣的帝国血统赓续不断,“我们始终在皇统中寻求我们生命与活动的源泉”。日本人的精神是“纯洁的”和“清澈的”,而西方文化的只会导致思想混乱与精神腐败。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这些观点中有不少是受到西方思想,尤其是德国人思想的启发。著名的右翼教授上崎新吉博士曾体验过基督教徒的精神生活,过威廉二世2的治国谋略,回国后写道(1919年):“除了皇帝的意志之外,臣民们没有思想。他们的个体自我与皇帝融为一体。如果他们根据皇帝的旨意来行动,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性,就会实现道德理想。”3武士道就是由此类东西构成的。

  类似的语言--尽管与新神道主义没有联系--也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者以及欧洲其他法西斯主义者所使用。他们也反对那些基本上与自由社会相关的“没有灵魂的”的种种特性。匈牙利流亡者奥里尔·柯尔奈4很早就写过一部有关纳粹思想的批评著作,它的题目就是《反西方的战争》。5纳粹家和日本军国主义宣传者们反对的是相同的西方思想。他们所仇恨的西方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他们所仇恨的主要对象是共和主义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美国,自由主义的英国,以及无根的城市犹太人(在德国胜于日本)。日本人的宣传集中在“昂格鲁—美利坚野兽”上面,这体现在罗斯福和邱吉尔戴着富豪大礼帽的卡通画上。对纳粹分子来说,“永恒的犹太人”代表着与自由主义相关的一切可恨的事物。

  部分地来讲,反西方的战争也是一场反对具体的公民权与社群观念的战争。在希特勒降临前的数十年中,纳粹主义的精神领袖修斯顿·张伯伦6把法国,英国,和美国描绘成毫无希望的“犹太化了”的国家。这些地方的公民权已经堕落成了一个“纯粹的概念”7。他说,在英国,“每一个巴苏陀黑鬼”都可以得到一个护照。他还指责说,这个国家已经“完全落入犹太人与美国人的手中”9。在他看来,德国,他的朋友凯泽·威廉二世的德国,是唯一一个拥有民族精神和种族一致性的国家,足可以用来拯救西方堕入颓废和腐败的深渊。他的“西方”不是建立在公民权利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血统与民族的基础上。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奥斯瓦德·施本格勒10在1933年警告说,西方的主要威胁来自“有肤色的人民”11。他不无理智地预言,欧属殖民地愤怒的人民将接竿而起。他也宣称,1918年之后,俄罗斯将再次成为“亚洲人”,日本人的“黄祸”即将淹没文明世界。然而更为有趣的是,斯宾格勒认为白人统治者正在失去他们在欧洲的地位。他说,真正的法国人不久将不再统治法国了,因为法国已经充斥着黑人士兵,波兰商人和西班牙农民。他最后下结论说,西方将下沉,因为白种人沉湎于安逸与舒适之中,已经变得萎靡,颓废。他如是说道:“爵士与黑人舞蹈是伟大文明的死亡进行曲。”

  批评西方的观点是受到粗糙的德国人思想的影响,而肯定西方的观点也是受德国人思想的影响。在19世纪的俄罗斯,亲斯拉夫派和亲西方派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两派都是受到德国知识潮流的启发。其实,亲西方和反西方的观点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现。东方不是如康拉德·阿登纳12所相信的那样开始于易北河,西方也不是如米兰·昆德拉所认为的那样肇始于布拉格。东方和西方不一定是地理上的分界线。确切地说,在911袭击中发挥着相当大作用的西方主义是仇视西方的人的大脑中产生的有关西方的意象与概念。西方主义的四个特点可以在其众多的版本中找到。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都市、资产阶级、理性以及女权主义。每个特点都包含一系列的特性,诸如傲慢、虚弱、贪婪、堕落、颓废,这些特性被认为是西方人的,甚至是美国人的典型特征。

  西方主义者仇视西方的动因与他们仇视美国的动因未必总是相同,不应该将两者混淆。一位朋友曾惊讶地问道:“他为什么要恨我?我可没有帮助过他。”一些人仇恨美国,是因为他们得到过美国的帮助;另一些人仇恨美国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过美国的帮助。一些人仇恨美国是因为美国帮助他们可恨的政府夺得政权或维持政权。一些人为美国的存在而感到羞耻,另一些人为美国的外交政策而感到羞耻。一些人持左派观点,他们对美国的仇恨纯属是对左派思想的坚持;反美的立场是他们身份的一部分。右翼的文化戴高乐主义者也是如此。反美立场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它与西方主义戚戚相关,但是与西方主义又不是一回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反自由主义的叛逆者们几乎总是深刻地仇恨城市,也就是说,仇恨都市文明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商业,杂居的人口,自由,性放纵,追求,闲暇,个人安全,财富,以及通常会相伴而来的权力。布尔波特、希特勒、日本重农派法西斯以及伊斯兰主义者,他们都歌颂农民的简朴生活,歌颂他们心地的纯洁,不受城市享乐的腐蚀,勤劳克己,扎根土地,以及对权威的遵从。在乡村简朴的田园诗背后,隐藏着对人民大众控制的欲望,而且也隐含着一种古老的宗教狂热,这种狂热至少可以追溯到古代超级王国巴比伦。

上一篇:第五章 罪与人的个体化 对祁克果来说,宗教B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