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 消亡(或终结)论产生于哲学家丧失哲学(7)

2014-05-01 01:17
导读:人的世界 和 自然世界 。由于人的原发文化意识既是对宇宙自然世界的意识,更是对人自己的意识,所以原先混沌、朦胧、黑暗一体的世界在人那里变成两
人的世界自然世界。由于人的原发文化意识既是对宇宙自然世界的意识,更是对人自己的意识,所以原先混沌、朦胧、黑暗一体的世界在人那里变成两分,即我与对象、我与他、人与自然。人的原发文化意识、激情的涌出,使人获得了对象意识和我的意识,人的存在从此由纯粹的被对象所书写转向了要由人自己来书写。所以,人的原发文化意识、激情的涌出,改变了人的存在历史,使人艰难地从原发存在向自我展露、自我突显、自我照亮的创生存在方向开辟道路。

人的原发文化意识、激情的涌出,使人获得了两种能够继发存在的力量,即看的力量和思的力量。前者使人走向感觉的直观:感觉的直观更多地关注空间,达向对世界的分类与重新安排,因而看的力量往往鼓动人将自己的生命激情投向行动而开疆拓土;后者使人走向理性的沉思:理性的沉思更多地关注时间,达向对世界的整体领悟,因而它更多鼓舞人将生命激情指向对精神的整体探询与提升。人的原发存在向创生存在方向展开的生存进程,就是行动上的开疆拓土和精神上的整体探询提升:行动上的开疆拓土和精神上的整体探询提升,构成了人自我展露、自我突显、自我照亮的生存进程本身。

人的原发文化意识、激情的涌出,只标明了人可能成为人;只有当人将其原发文化意识、激情转换为看的力量与思的力量时,人成为人才获得其现实性;也只有当人将其原发文化意识、激情变成发动、推动人敞开自身生存进程的原动力量时,其看的力量和思的力量才从弱小变成强大、从肤浅走向深广、从片面、局部而达向全面整体。所以,人的原发文化意识、激情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生生不息的涌动进程,并且惟有其生生不息的涌动,人的自我展露、自我突现、自我照亮的生存追求,才可获得顽强不衰的生命动力。反转来看,人的看的力量和思的力量一旦形成并得到其原发文化意识、激情的动力支撑,必然产生出两种结果,创造出两种景观:即看向行动领域的鼓动与敞开,使人一步步构建起完全不同于宇宙自然世界形态的人为物质世界;而思向精神(心灵、意志、情感、生命、灵魂)领域的领悟与追问,使人一步步累积起只属于人才具有的独特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的构建和不断构建,既赋予了人一种特别矜持的生存信念,又赋予了人一种难以消解的自我焦虑。前者突显出人对自我原发文化意识、激情的认同与坚信:人只有生生不息地从自然世界中走出来,通过自创的物质、技术、条件、等而自我展露、自我突显、自我照亮,才能真正地摆脱原发存在的黑暗而不断地把自己成就为新人;后者暴露出人通过对自我原发文化意识、激情本身的生生化领悟,而达向对自身所开辟出来的物质化和技术化生存道路本身的怀疑和追问:人在其物质化和技术化生存的道路上,虽然不断地实现着对世界和对象予以更高水平的分类和重新安排,但也同时在分离着“原发存在的我”与“现实生存的我”,并进一步分离人与宇宙自然、地球、万物的存在关系,由此使人一方面在物和技术方面更加人化,另一方面又使人在精神、心灵、意志、灵魂方面更加非人化和非人本自然化,这突出体现在人在一步步成为物和技术的生存者的同时,却一步步丧失了与浩瀚天宇、广袤大地、灵动的万物生命和与生龙活虎的人群之间的存在关联性,天宇的灵光、大地的神气、万物的生意与人群的势能之间的通道被一点点地堵塞,在人与天宇、大地、万物生命、人群之间筑起了一道越来越厚实、坚固得高不可逾的物质和技术之墙:在物质和技术对人的武装下,人的生存敞开逐渐丧失了与天宇之灵光、大地之神气、万物之生意、人群的势能之间的。这是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因为人从原发存在出发敞开其生存,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过上完整、完美的生活:人的创生存在是既要回归其原发存在,又必须要高于其原发存在,即通过生存敞开而使自己消解原发存在的黑暗和残缺状态而进入一种自我照亮的完整(或完美)存在,这种完整存在不仅是物质的、技术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心灵的、灵魂的、神意的存在;不仅是感官的、现世的、利害分明的存在,更是的、彼岸的、超利害关系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既是超空间、超时间的,也是超历史的。所以,这种完整存在既是全生态的存在,也是深度整体的存在,是全面开放的、立体深度的生态整体存在。对这种存在的想象、体验、领悟、探索、追求,首先需要思的力量推动,并最终需要思的力量来实现。

因此,以原发存在为起点,以创生存在为目标的人的生存,乃是其看的力量和思的力量相共谋的整体生态运动,前者所引发出来的生态行为是物质性的、技术性的生存行为,其所追求的直接目标是物质生活的、感官的、现象的幸福,其具体的行为敞开为科学探索、技术革新、资源开发与利用、物质生产与消费,其所开辟出来的道路,是将人的原发存在引向对立、征服、改造自然和对象世界之路,其集中的表现形态是战争(对自然的战争和对人的战争)。后者所引发出来的生态行为是心灵性的、精神性的、本体性的生存行为,其所追求的直接目标是灵魂与物质、现象与本体、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和谐一体的终极幸福,其具体的行为敞开为思想探索、智慧生成、审美创新、信仰的终极追求和生存的和谐与神圣,其所开辟出来的道路,是将人的生存创生引向善待自己、善待一切人、善待一切物、善待一切生命、善待整个地球和世界,从而使人与世界达向融洽、和谐、共存共生的存在之境。因而,对人类来讲,在自我原发文化意识、激情推动下,其看的力量的生存化敞开,使人在不断地实现自我展露、自我突显、自我照亮的生存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是不自觉地对他人、对世界万物、对地球生命、对自然世界的遮蔽(包括耗、损、残);而其思的力量的生存化敞开,却努力于引导人在追求自我展露、自我突显、自我照亮的同时,达向对物、对自然、对所有生命存在体、对整个地球和宇宙自然世界的整体展露、突显与照亮。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思的力量能否达向人对自己和世界的和谐一体的展露、突显与照亮,能否以这样的方向来引导、激励和规范看的力量的生存化敞开,则需要的探询与引路。所以,哲学是立足于人的完整(和完美)存在这一目标,而为人能从其原发存在之境达向创生存在之域的探路方式;哲学家就是其探路者。;

上一篇:导言; 先天的(a priori)是康德首先在哲学上予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