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历史的误读与道德的偏执(5)

2014-10-09 01:15
导读:因此当‘文革’结束后,伪崇高道德体系一旦瓦解,整个社会便失去道德支撑点,人们行为动机一下子从‘全心全意为革命’滑到千方百计为自己,极端利

因此当‘文革’结束后,伪崇高道德体系一旦瓦解,整个社会便失去道德支撑点,人们行为动机一下子从‘全心全意为革命’滑到千方百计为自己,极端利己主义日益猖獗。少数一辈子‘大公无私’的老干部,甚至一下子蜕变成‘大公皆私’鲸吞巨额国有资产的贪污腐化分子。但这时,我们的道德建设却依然停留在抽象高标准上,希望用崇高英雄形象或理想道德楷模约束全民道德。结果,适得其反:当我们把圣德作为常德要求人们遵行时,恰好使道德的调节功能失效,因为既然大多数人并不能实行圣德,彼此彼此,也就形不成道德舆论压力,反而使常德无人遵守,使缺德不受谴责,甚至得到道德鼓励:‘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等‘醒世名言’流行便是例证。这便形成恶人恶行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道德土壤。贪污犯被揪出来,人们不是仇恨,而是嘲笑他不长眼;反之,奉公守法者,人们不是尊敬,而是怀疑这人是否缺心眼。崇高成了痞子们的嘲弄对象:‘大兵,学雷锋为我作点好事吧!’……结果好人做好事忧心忡忡,坏人做坏事却无人谴责……那些解救被拐卖妇女的公安人员不是讲比解放前打鬼子都难吗?因为全村没有人站正义和法律一边!试问,在这样的社会道德环境中,即是出来几个圣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由此,我们便回到了现实道德建设的话题上。我知道,王彬彬们的“审父”动机是基于他们对当下道德滑坡的义愤,希望凭借青春热情点燃人们心头熄灭已久的理想与崇高火焰。对此,我深表理解。对于自己不崇高却肆意嘲弄崇高、对于自己不革命却嘲笑别人革命的人,应当进行道德抨击。尤其对鼓吹理解周作人之流的文人,应当批判。但遗憾的是,选择萧乾言行和王蒙言论为批判目标时 , 他们的抨击方向却是错了。今日造成道德滑坡的原因很多,但从道德自身而言(不涉及市场经济对道德冲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因此,我的结论很明确,无论是挽救沉沦道德还是高扬人文精神,我们都应从社会公德和常德建设起步。这是真正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真正崇高的目标。在和平时期,若能建设一个人人遵守公德,个个都合法“利己”不害人,真正“夜不闭户”的社会,那不正是我们的理想境界吗?但在今天,要使全体公民尤其包括广大农民遵守公德—常德,又谈何容易!它比经济翻两翻的任务艰巨的多!更比著述宏扬人文精神艰巨的多!这不仅在于它必须要经过一个长期艰巨的全民道德教育过程,还在于它实际上涉及一个艰巨地国民精神重建问题。
道德偏执症之所以在中国盛行,还在于我们民族从来就没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公德意识。中国的所谓传统美德一直是与封建道德连体并存的。尽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现代公德释用,但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框架中,它的共生命题却是“人所不欲,专施于人”——立起一座座贞节牌坊。礼教杀人也就是伪崇高杀人、圣德杀人,与“文革”期间所倡导的“宁为‘公’字前进一步死,不为私字后退半步生”一脉承传。我们今天需要的是建立在现代人权人道法制基础上的社会公德,用公民良知构筑起有效防止恶欲横流制止道德滑坡的舆论大堤。这便需要公德、常德之A、B、C的普及,需要补“前现代”的人文启蒙的课、需要多学科人文学者的投入、 需要舆论界文学界教育界的帅先垂范并配合法律界协同教育宣传,这是一项伟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眼下,迫切需要的是明确建设方向,形成抵制浊流的强大统一战线,并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公德和常德建设方案。今天,商业道德建设已经具体化了,譬如扬弃抽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口号,取而代之的是不讲服务“忌语”等。而我们文学界一些朋友却依然道德偏执崇高悬的,动辄批评作家不够伟大愧对鲁迅巴金曹雪芹等等,不能不使人痛惜他们偏离了“崇高”目标浪费了热情。一个作家是否想成为或能否成为伟大作家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他个人的选择,即使作不到,也不承担道德的责任;只要他奉公守法,不晦淫晦盗,不低级黄色,不剽窃抄袭便无可指责。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以伟大作家的尺度去要求他们呢? 而当批评矛头对向他们的时候,恰恰放过了那些肆意贩卖精神鸦片晦淫晦盗蛀蚀社会公德的“作家”们。从这个意义上说,名作家写“报屁股”文章占领小报阵地,并不是坏事,只要他自愿——因为这对他们有限的创作生命毕竟是剥夺。因此,我认为文学界当前最为迫切的也最为实际的任务,不是要求每一位作家都成为灵魂的工程师,而是应当由一批作家牵头,提出并签署大多数作家都能遵守的职业道德—常德公约,先形成强大舆论,刹住晦淫晦盗低级黄色剽窃抄袭之风,先净化文学界道德风气,再影响整个社会。若果能成,这肯定是一件“公德”无量的大好事,其意义决不在人文精神阐释或终极关怀倡导之下。
上一篇:什么是信息哲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