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为何在古希腊诞生(5)
2014-11-25 03:00
导读:当阿那克西曼德之前的泰勒斯说“水是万物的本原和始基”的时候,他已经说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智慧:首先,它表达了对事物“本原”的某种看法,这种看
当阿那克西曼德之前的泰勒斯说“水是万物的本原和始基”的时候,他已经说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智慧:首先,它表达了对事物“本原”的某种看法,这种看法并不寻找一种 神话的解释,而是寻求一种物质性的解释;其次,它的这种表达并非比喻或寓言,而是建立在对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理性观察(不是神秘的猜测)基础上的;最后,这个命题包含了一种“一切是一”的思想。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既是这一思路的继续,同时又是对其隐蔽原则的展开。
从希腊词“本原”(arche)的含义看,它似应是一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类行为规划(起点、开头、首要部分、缘由、为首),但同时它又是万物存在的“基本原理”(“万物所从出而又复归于它的元素、形式和目的”)。然而,在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中,本原物(无限定)代表了宇宙正义原则。这种本原正义的观念表明了一种不同于神话思维的哲学思维的出现。神话思维赖以立足的基础,是在世界的时间性的起源和权力结构的主宰、在时间的第一性和权力的第一性之间建立一种区别,拉开一段距离:神话就是在这段距离中构成的,它甚至把这段距离作为叙述的对象,通过世代神qí@①的接续,重现王权的更迭,直到一种最高统治最终结束王权的
戏剧性建设为止。而“本原”这个词的运用突破古老的神话思维模式,尤其是在本原-正义的关联中,世界的秩序不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通过某个特定的原动者的作用而建立的,因为时间的第一性与权力的第一性的分离已经不存在,支配世界的伟大法则是内在于自然的,它应该以某种方式内在于一个最初的元素中。
阿那克西曼德将“本原正义”说成是“无限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无限定”能统治一切,“无限定”排除了某个个别物篡夺“统治权”而成为“本原”的可能性。“无限定”规范着一种新秩序,某个个别物要强行“无限定”之功能,则意味着毁坏一切个别物的界限。因为个别物是在相互对立中确定的,它们必须永远处在相互平等的关系中。因此,“无限定”就是一种本原性的正义。阿那克西曼德的这一思考意味着权力和秩序的关系的根本变化:在神话思维中,王权和个人统治建立并维护秩序,但在阿那 克西曼德的新视野中,它却成了秩序的破坏者;秩序不再是等级,而是各种从此相互平等的力量之间的平衡,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应对其他力量实行最终的统治,否则就会毁灭宇宙。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这就是阿那克西曼德选择“无限定”做本原的真正意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哲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力图为城邦新秩序提供一种新的宇宙学论证。泰勒斯谈“本原”、谈“水”实际上就是力图突破神话世界观或神话思维模式的限制,他的最终意图与阿那克西曼德是一致的。阿那克西曼德的“本原”概念、“无限定”概念更主要的是体现一种社会存在的原则,他力图为城邦生活提供一种宇宙学论证的框架,也惟有从这一 角度才能理解他遗存下来的那段箴言。
(三)箴言在个别物与本原物之间建起关联,揭示出“存在者存在”之论题域,此乃哲学之始源性的论题域。
我们看到,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希腊哲学家,在谈到哲学的希腊缘起的时候,都曾经指出:“哲学”缘自“惊异”。希腊人惊异于这样一件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一切存在者存在”或者“一切是一”。在哲学的开端处,此一“惊异”最明显不过地表现在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中。我们指证,在箴言中,阿那克西曼德试图建立的个别物-本原物的关联域,在其形式方面即是“存在者-存在”之关联。
“存在者存在”,说的是“一切存在者”(个别物)归属于“存在”(本原物)。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同语反复的套话,在一般人看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然而,希腊思想偏要惊异于这样一个毋庸置疑的套话。它要如此追问:山存在,水存在,你存在,我存在,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一切存在者存在?如此,它揭示出在“个别物-本原物”之关联中的存在之深度。值得注意的是,哲学在其希腊开端处的这种异乎寻常的运思,为自己获得了“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