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重新解读西方古典伦理政治观(5)

2014-12-13 01:09
导读:种文化传统,而他的历史反映了人们对于政治问题的思考伴随着时间的进化。" 在此基础上,萨拜因主张,对于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理论的理解都必须把它

种文化传统,而他的历史反映了人们对于政治问题的思考伴随着时间的进化。"
在此基础上,萨拜因主张,对于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理论的理解都必须把它置于
它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之中,并且视之为对于某种特定的政治事实的反
应。随着历史主义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弊病。美国著名政治学
家伊斯顿认为,历史主义者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价值的相对主义,他们对于历史
上的政治思想的认识和评价并不是根据这些思想对于当前现实的意义,而是根据
它们的历史环境进行的。因此历史主义者对政治思想所可能具有的普遍价值不感
兴趣,只是通过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那些里程碑式的事件的说明来对今天所达到的
成就进行解释。这种方法论最终导致对于现实采取一种承认而非批判的基本立场。

但20世纪出现的西方政治危机促使学者们试图在政治思想史的演变中寻找危
机的根源,由此引发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即由以萨拜因为代表的历
史主义转向以施特劳斯为代表的普遍主义。施特劳斯相信存在一种关于合理的政
治社会的绝对知识,他表示," 我们能够提出我们社会的理想的价值问题这一点
就足以证明,对于一个人来说存在着某种根本不隶属于它所处的社会的东西,而
是我们可以,也必须寻找一种标准,使我们能够以此来对我们自己的以及任何其
他社会的理想进行判断。" 可见,普遍主义与历史主义截然相反,强调历史
上的思想对现实的意义,从而为当代人评价以前的政治思想提供了可能性空间。
当代自由主义者对西方古典伦理政治的批判就是采取了普遍主义的方法论。

然而,普遍主义在否定历史主义的同时,却走入了新的误区。这种误区导致

中国大学排名


了施特劳斯和当代自由主义者虽然都遵循普遍主义却最后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这一吊诡的现象。施特劳斯认为西方古典政治哲学才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而
近代政治思想的历史实际上是一种古典传统不断变质和扭曲,从而也是一段不断
堕落的历史。当代自由主义者则视现代自由主义理念为普遍价值,拒斥古典政治
哲学。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双方都走入了普遍主义的误
区,普遍主义本身存在走向狭隘的普遍主义的危险。施特劳斯主张" 充分的理解
就是按照与某一思想家对于自己的思想的理解完全一致的方式对其思想加以理解。

" 但这种对于过去著作进行理解的标准并不具有客观意义。施特劳斯自
己也承认,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对于过去著作进行理解的方法,因此理解就
成为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解者即思想史研究者本人的先入之见影响的、带有
极强主观性的作业过程。这必然导致对普遍主义本质的歪曲,最终走向相对主义
和虚无主义,施特劳斯和当代自由主义者的分歧便是很好的例证。前者实际上把
古典政治哲学奉为普遍的价值,后者则把自由主义视为检视任何社会的普遍标准。
普遍主义最终成为学者们阐发自己价值观的遮羞布。这种普遍主义的误区其实没
有意识到历史性与普遍性共存于西方政治思想当中。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应该对
其中的历史性成分和普遍性成分进行鉴别,然后予以客观的评价,而不是把政治
思想统统置于普遍性的框架内予以赞同或者批判,从而忽视了其中的历史性成分。

对于历史性成分,我们只能按照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去理解,而不能断章取
义地去批判。不幸的是,当代自由主义者对西方古典伦理政治的误读便是以自由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主义的理念来检视古人思想中的历史性成分,实际上是" 关公战秦琼" ,继而也
忽视了古典伦理政治蕴含的普遍性成分的永恒价值。

重新解读西方古典伦理政治观

笔者在此试图运用普遍性与历史性的两分法,通过对当代自由主义者的误读
的批判,对西方古典伦理政治观进行重新解读。关于对古典伦理观的批判,实际
上一篇: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