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世界的叙事秩序 ——与德里达一道解(8)
2015-01-01 01:40
导读:-------------------------------------------------------------------------------- [1]参见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
[1]参见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页97。当然,克劳斯·黑尔德也承认,无论是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都已经把世界作为其现象学的课题了,而且“根本上是现象学的世界概念构成了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的桥梁”。同上。
[2]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152。
[3]中译本此处是“以”字,疑为“与”字误。——笔者
[4]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99。
[5]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99-100。
[6]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100。
[7]MauriceMerleau-Ponty:Phénoménologiedelaperception,Gallimard,1945,Avant-Propos,I.
[8]德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