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存在的复杂性(5)
2015-01-31 01:04
导读:(2)认识论信息中的编码与人工编码信息。信息的自然编码指事物天然形成的信息映射方式、信息与载体的结合方式,人工编码主要指在人为的干预下,
(2)认识论信息中的编码与人工编码信息。信息的自然编码指事物天然形成的信息映射方式、信息与载体的结合方式,人工编码主要指在人为的干预下,用符号代替具体对象,用符号作为中介沟通信源、信道和信宿。人工编码是在自然编码基础上形成的二级编码,是信息之上的信息。一般情况下,符号层次的信息及关系表达往往比较简单,可以确定化、形式化、符号化、量化、可量度、可计算,传递和处理它们非常容易。但符号所指所代表的对象的语义信息不一定可以完整表述,一个简单的符号如字母A可以代表一个简单的分子、可以代表一个复杂的人、一个社会系统、甚至一个宇宙的存在,符号代表的语义往往要靠信宿自身对符号的与解释来确定,符号与语义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信宿对符号的解释要靠信宿以往的学习来决定,信宿的学习过程实际是建立对象信息与符号信息的对应与捆绑关系,在学习的基础上,在已经掌握了符号体系的人使用符号信息时,这种符号对语义的对应解释过程在人脑中自动完成,看似不费什么气力,实际涉及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特别是要由信宿主体自身拥有的信息系统的内容来决定。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解决符号与语义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如果要机器来完成符号的语义理解太困难了,除非机器与人一样具有学习能力。简单对象产生的简单信息可以形式化、符号化、量化和用计算方法处理,自然编码信息特别是复杂的生命系统的信息目前大多还不可以形式化、量化、不可量度。
认识论信息图示:(略)
说明:1、认识论信息必须存在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离开认识主体或客体的任一一方就没有所谓认识论层次的信息。2、客体与信源和实有信息对应,主客体相互作用与信道和实在信息对应,主体与信宿和实得信息对应。3、认识主体的出现使本体论信息转化为认识论信息,使信息的存在变得异常复杂,使主体实得信息成为不确定对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三、实有、实在、实得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
1、信息的主要分类及概念体系构成
在现有的通讯中信息分成实在信息与实得信息二种,这个理论不能解释信源信息与信道信息的区别,为了弥补现有理论的缺陷,本论文在广义信息论基础上将信息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与类别,建立了信息的三个层次和九个基本范畴的普适性信息理论体系:
(1)按抽象与实用的程度,信息一般可分为三大层次:1)层次、2)具体层次、3)工程技术层次的信息,在哲学层次又可以分为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二类。
(2)针对信息的形式,和效用分成:1)语法信息、2)语义信息、3)语用信息。
(3)针对信息的产生及传递关系可以分成,4)信源,指拥有和产生信息的对象,5)信道、指信息存在和流通的场所,6)信宿,指信息作用的对象及信息的归宿。
以上分类与钟义信的广义信息论相同。
(4)针对信息与载体的结合情况以及信息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性质差别分成:7)存在于信源中的实有信息、(有别于现有信息理论)8)存在于信道中的实在信息、9)存在于信宿中的实得信息,实得信息又分为直接实得与间接实得二种信息(间接实得信息是有别于现有信息理论的关键概念)。
信息的三层次和九个对象的划分是构成统一信息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及框架,特别是实有信息、实在信息、实得信息三个对象及概念构成统一信息理论的最基本范畴,这三个信息范畴针对信息的不同环节与侧面,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不能相互代替,缺一不可少。
(5)其他信息对象的划分。根据信息产生的对象性质可以划分为: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生命信息、思维信息、信息等;根据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客观信息(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信息)和主观信息:指人的信息包括知、情、意、需要、兴趣、动机、态度、信念、理想、世界观、气质、能力、性格、人的知识等;根据信息与载体结合的编码方式分成编码与人工编码信息,人工编码立足于信息与符号关系的结合。一般情况下,简单对象产生的简单信息可以形式化、符号化、量化和用处理,如通信和控制中处理的信息对象,而认识论的信息特别是涉及复杂系统、生命现象、人脑思维的信息大部分是还不可能用符号方法及技术来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