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君子慎其独也」涵义之新探释(上)(1)

2015-02-23 01:04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君子慎其独也」涵义之新探释(上)(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前言  本文原為拙文「論《尊德義》篇可推定為孔子的著述
前言
 本文原為拙文「論《尊德義》篇可推定為孔子的著述」﹝1﹞其中一個新增補的篇章,原綱目為:「“尊德義”與“君子慎其獨也”」。鑑於其內容既可獨立成篇,且又與不久前筆者所發表的一篇文章,思想關係密切;故今特抽出易為本題,分作「上」(導論)「下」(論先秦兩漢古籍中的「君子慎其獨也」)兩篇,先在簡帛研究網上發表。

一.導論
(一)
  「慎其獨」是先秦儒家重要的術語,而這一概念,亦為道家所重視。
  不久前筆者曾在〈《尊德義》篇「尚思則无為」論〉〔2〕一文中,提到郭店出土楚簡的《性自命出》篇,有一段言「為道」的話,其設計方式見與《莊子.大宗師》一則談修道歷程的話語,數字關係非常密切;認為這大可視為早期儒、道思想本有所同流的有力證據。
  現在,我們就深入來看〈大宗師〉篇該段有所緊扣而說的話,其與孔子及儒家思想,包括「君子慎其獨也」的密切關係。

  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學邪?」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三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這是一段深談「知(智)之能登假於道」的話。莊子認為修身首先要認識聖人的道,而這又不能忽視應抱的態度,然後才講重心的內修方法。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以下分點來論述。
  其一,女偊所謂「吾聞道矣」,其意同於竹簡《五行》所說的「聞而知之,聖也」(第25-26簡),因此女偊說「我有聖人之道」。這是悟道者的敏慧精察,觸類旁通。女偊是經聞道而知聖人的道可修但不可以學取,因為「道」是「可傳而不可受」,而「子非其人也」。故每個人都只能從自己的根性上去治學,而不可能學取別人的根本。所以《莊子.庚桑楚》說「學者,學其所不能學者也」,〈知北遊〉謂「道不可致」。故修身只是對自性下工夫(《性自命出》第56簡:「聞道反己,修身者也。」第13-14簡:「習也者,有以習其性也」)。此義莊子在〈德充符〉篇嘗借重仲尼來說話,謂人必須明白賦性這宗本,是「我」心的所以能獨行獨化,和有所為於「一」之體。它不假外求,亦不會因物變而有所損益,也不因外物的影響而有任何遷離,有所謂「審乎無假(郭象注:明性命之固當),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成玄英疏:恆住其宗本者也)」。而這一思想,與郭店簡《尊德義》篇「學非改倫也,學己也」的本理同。所以《論語.子罕》記顏回對夫子的卓爾有立,是說:「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其二,人雖有如彼之才,卻不是有如彼之道。例如雖有聖人的才智、才藝,卻不等於就有聖人的才德。故知「道」的在物是多元化而廣大無窮。因此女偊天生的美容,同樣是所謂「聖」道,故曰「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它與聖人天生的美資,都是「貞夫一」(《易.繫辭下》)、「原於一」(《莊子.天下》)和能「結於一」(《荀子.不苟》)。

  其三,莊子說「道」是「可傳而不可受」(〈大宗師〉),例如女偊就算想以色若孺子這種道去教人,但人就果能變得像其人一樣色若孺子嗎?故知「教」是主在授以經驗和方法的事,而「性不可易」(《莊子.天摺罚。因此女偊說「如果不一定要我把人教到同樣的色若孺子,而只消把個人得天獨厚如此,和一己養顏的經驗道出,這就容易了」。而這對《尊德義》的言「教非改道也,教之也」,相信會是一個上佳的義例。
上一篇:再论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系(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