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传统中的人性之争(3)
2015-03-23 02:35
导读:诺斯替派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括许多强调神秘灵智的二元论的教派,而其本身并无统一的组织形式和教义。追其渊源,它的产生比基督教还要早,或
诺斯替派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括许多强调神秘灵智的二元论的教派,而其本身并无统一的组织形式和教义。追其渊源,它的产生比基督教还要早,或许它起源于中东,在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特教的二元论的基础上,吸纳希腊哲学的某些观念,在希腊-罗马世界中秘传,在公元初年已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在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后,属于这一思潮的某些派别又融合一些基督教的概念,成为基督教诺斯替派,在早期基督教的神学争论中,是基督教正统派的强劲对手。诺斯替派主张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灵魂本属于光明的精神世界,因受肉体的囚禁而受苦,得救在于灵魂受到光明之神的感悟,把握真知(Gnosis),从而通过修炼努力从肉体的囚禁中解放出来,回到他本来的精神世界中去。
摩尼教是由摩尼(Mani,216-276)于公元3世纪在波斯创立,其教义与诺斯替派的学说相似,所以被正统的基督教归为诺斯替派。摩尼教的主要教义是“二宗三际”:“二宗”指光明与黑暗的二元对立;光明的德性是善和精神性,黑暗的德性是恶和物质性。“三际”指三个。在初际,光明的世界与黑暗的世界绝对区分,光明的王国占据北、东、西三方,黑暗王国占据南方。在中际,黑暗王国的势力入侵光明王国,形成一个光明与黑暗相混淆的格局,致使某些光明的元素被囚禁在黑暗的妖洞中。此间,光明王国的最高神派出一系列的明使与暗魔斗争,拯救被囚禁的光明的元素。光明国之神还感悟诺厄(Noe)、佛陀、琐罗亚斯特、耶稣和摩尼等宗徒来唤醒世人,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灵魂本属于光明之国,要通过修炼摆脱肉体的囚禁。在第三际,在摩尼及其宗教的教化之下,失落的一切光明的元素都被拯救出来,光明和黑暗又恢复各自的王国,彼此分离。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谴责摩尼教的“五元素化身大战黑暗五妖洞”之类的教义是毒害信徒的荒诞不经之说[2],并为自己在年轻时竟会相信这种荒诞不经之说而深感内疚。从神学的角度来讲,奥古斯丁转向犹太-基督教的一神论,反对摩尼教的神魔二元论;从哲学角度来讲,奥古斯丁主张只有一个最高的存在或本体,反对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奥古斯丁论证道:上帝是本源和最高的存在,因而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之抗衡和限制它。上帝是善的,因而它所创造的一切本来都是“甚好”的。上帝作为最高的善,他定然希望世人分享他的善,他乐意与人交流沟通。既然世界是由上帝而不是由恶魔创造的,那么世上的一切有生命、有灵性的存有者就不是如摩尼教所说的那样是光明与黑暗两种力量相混合的结果,于是恶就没有本体论上的地位。奥古斯丁严格区分存在的起源与恶的起源:存在起源于上帝,恶起源于人自己的堕落。上帝是存在的作者,而不是恶的作者。这也就是说,存在有本体论上的起源,而恶没有本体论上的起源。那么恶是怎样产生的呢?根据圣经的“创世记”,“原罪”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因而恶只有人类学上的起源。存在确实是可以区分等级的,上帝是无限的存有者,人是有限的存有者,但人的有限性并不等于人性的本恶。恶起源于人自己不服从上帝安排的善的秩序,是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的结果。只有当人作出了这种选择之后,人的有限性才在加剧人的痛苦中起作用:人一方面骄傲自大,另一方面又能力有限(尤指避恶从善的能力),以致在罪恶的深渊中越滑越深,原罪加本罪,进一步堕落。
贝拉基主义的性善论
如果说诺斯替派倡导善恶二元论,否定恶的人类学起源的话,贝拉基派则正相反,过分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主张善和恶都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作为。奥古斯丁认为,贝拉基派将导致否定原罪和基督拯救的必要性,因此在反对诺斯替主义极端的同时又反对贝拉基主义的另一极端。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贝拉基(Pelagius,约360-约420)生于英国,约于公元四世纪末时来到罗马。他博学好学,刻苦修行,在当时声望极高。他目睹罗马道德风气败坏,企图寻找其原因和解决办法。他认为这与一种在道德修行上的无所作为的态度有关,因而希望促成一种较为奋发有为的伦理态度。他主张人有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心,认为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并不使人像其他所造物一样完全服从自然,而是给人一种能按照自己的自由选择实现自己的意志的独特能力。“如果我应该这么做,我就能这么做”这句斯多葛主义的道德格言很能反映他的立场。他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