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督教传统中的人性之争(7)

2015-03-23 02:35
导读:阿奎那企图解决一个奥古斯丁遗留下来的有关原罪是如何遗传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表述:是否亚当和夏娃的原罪也使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身体和肉欲


阿奎那企图解决一个奥古斯丁遗留下来的有关原罪是如何遗传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表述:是否亚当和夏娃的原罪也使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身体和肉欲)发生了变化,从而原罪是通过生物遗传的方式发生的?阿奎那否定了这一说法。就人的自然属性而言,伊甸园中的人和现在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他们的处境变了,他们失去了上帝的原有的关照,从而人性变得脆弱和紊乱了。原罪意味着一种容易犯罪的状态或条件,亚当之后的人继承了这种状态或条件,所以特别容易犯罪,在原罪之后不断增添上他们亲自犯下的罪(本罪)。

阿奎那的结论是:人之善恶和得救与否,是由人的自由意志和神人关系的处境两方面决定的。虽然上帝的恩典是最主要的,它决定着神人关系的基本处境,然而人在接受恩典时并不是完全不动的,因为人也能通过他的自由意志拒绝恩典。上帝的恩典为人的从善和得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如若人的内在的自由意志不作努力,那么只能咎由自取。

天主教以托马斯·阿奎那的观念为正统,而新教改革运动,在某些方面重新发现和复活了奥古斯丁的思想,反对天主教的立场。新教神学家,特别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认为天主教的立场否定了人性中所继承的朝向恶的倾向。他们特别突出奥古斯丁的俗人的欲念的概念,把它表述为一种完全的腐败堕落。他们主张,罪远不止一种人性的缺损和匮乏,而是整个人性的腐败堕落。人的存在中没有一个方面或一种能力不是被罪腐败的。因而,虽然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出来的,但人在堕落中已经失去了这一形象。路德评说道:

人在肉体里和灵魂里全都有一个搅乱的、败坏了的和受到毒害的本性,人类没有一点东西是好的。这是我由衷的意见,凡是主张人的自由意志能够自由地在神圣的事物上有所作为,那怕是极微小的一点作为吧,这样的人都是否认基督的。[12]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天主教针对新教的观点,在1545至1563年间召开天特会议(CouncilofTrent),谴责新教的观点,坚持阿奎那的立场。天特会议的第六次会议(1547年1月13日)通过《论称义的教令》,其中第五章的标题为“论在成人心里必须有称义的准备,并论其起始”,其论点与阿奎那的相一致:

本会议又宣言:在成人心里称义的起始是先由于上帝因耶稣基督所赐的恩典,即由于他的召,籍此,人毫无功德而被召;好叫那因罪恶与上帝远离的人,因他那感动并帮助人的恩典,由人乐意与那恩典同意并合作,而有意使他们自己归正,得以称义;这样,虽然上帝用圣灵的光感动人的心,但是人在接受那感动时,他自己并不是完全不动的,因为他也能对它加以拒绝;可是没有上帝的恩典,他靠自己的自由意志,是不能叫自己在他眼中成为义的。[13]

天主教把人接受上帝的恩典与否归于人的自由意志,新教,特别是加尔文宗,则把它归于上帝的预定。加尔文宗主张,上帝的恩典是不可抗拒的,人之中有一部份信上帝,并因而称义,乃是上帝的恩赐。上帝拣选了一部份人,使他们信上帝,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人之是否成为上帝的选民,乃是上帝的预定,与人自己的努力是无关的。有关新教与天主教在自由意志和预定论方面的争论这里就不展开了。就人性的问题而言,新教基本上持奥古斯丁的立场,而天主教基本上持阿奎那的立场。
[1]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4章,第28节。
[2]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页43。
[3]贝拉基:“LettertoDemetrias”,引自RobertL.Ferm编:ReadingsintheHistoryofChristianThought(基督教思想史读物),NewYork,1964,第291页。
[4]贝拉基:“LettertoDemetrias”,引自RobertL.Ferm编:ReadingsintheHistoryofChristianThought(基督教思想史读物),NewYork,1964,第293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页214。
上一篇:亚里士多德的时概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