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对话、发展、建设—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3)
2015-06-13 01:21
导读:在当代中国,从其影响的深广而言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一种产生于西方的文化,我们将它从西学中特地界划出来,以显示它的特殊性。从客观上讲,
在当代中国,从其影响的深广而言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一种产生于西方的文化,我们将它从西学中特地界划出来,以显示它的特殊性。从客观上讲,马克思主义文化给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政治上,而更主要地表现在思维的方式,价值与意义的重新确立上。马克思主义风靡中国大陆将近一个世纪,它非常特殊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从方法论到价值观的一整套意识体系,任何现代传入中国的西方学术思想均没有这样完备地具有自在的体系性。它恰恰顺应了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所急迫地需要的东西:一种信仰体系、一套操作方式和价值观。它的以无产阶级(在中国演化为受苦难的民众)的生存利益为根本的利益的价值体系使一大批民族主义的中国知识分子完全信服,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价值中的“大同”、“均富”理想相一致,而在信仰上,它的人本的无神论与欧洲宗转改革后的人本的有神论并不是根本抵触的,它是l8世纪人本主义思潮的合理的继承者。令一批知识分子折服的是它以现代语言表达出来的社会发展的理想(唯物史观)和思想方法中的辩证体系以及它们的道德魅力。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兴起绝不是偶然的。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的在西方工业资本社会中演绎出来的社会理想。
所以,一代或几代人并不是在外力强制下,而是自觉地选择作为信仰体系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历程中的一个事实。从辛亥开始,百年中国中,没有一种思想力量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具有完备的有效的社会功能.使战乱分裂的中国和苦难的民族统一和强盛起来。但是,作为一种政治理想的马克思主义理与作为一种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应当有所区分的。辛亥以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政治问题,无论是军阀内乱外强入侵,还是国共分裂,所涉及的问题,政治第一,经济与文化其次,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与国家学说凸现出来并实践于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机遇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予以足够的重视。几十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与信仰体系和形而上的关切,当代有两个方面没有得到理论说明:第一,它的哲学层面的过程在中国知识分子手中还没有展开。第二,中国知识分子无暇顾及在形而上的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精神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理论表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中国的现代化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现代的文化建设,大概只能选择三者有机融合途径。
就社会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时代总是会产生它应有的合资格的代言人,然而,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在人文的层面上,却失却了它应有的代表。“人文滞后”现象是确凿无疑的。它在三个意义上是“滞后”的,第一,它与急速变革的,发展的中国社会相比,人文研究以及相关的人文理论是滞后的;第二,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相比(如与经济学比较),中国的人文研究及相关的人文理论是滞后的;第三,与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宋明理学大家的时代比,当代中国的人文研究是滞后的。
辛亥以后,变革的(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以激烈的革命形式出现的变革)中国社会以不到百年的时间经历了激烈的社会振荡以后,迈向了现代社会。其社会变化的急速性以及丰富性,完全有条件孕育出杰出的人文学者。以80年代的中国大陆为例。80年代初期人们无法想象的“市场”概念,今天已深入人心并以建立独特的市场经济为目标推进着中国社会的前进;而作为十分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80年代的作家、艺术家们不是凭着什么理论,而是凭着反传统精神与对西方思潮的敏感,在文化层面上令他人刮目地掀起阵阵波涛。创作上的目不暇接充分证明了人的智慧的无限丰富性。文学先以“伤痕”发端、每隔一二年,思潮与主题就发生变化,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现代、后现代、非非主义、星星画展、红高粱家族、第五代导演、红太阳现象……寻求、寻求、再寻求、创新、创新、再创新,在创造中萌动着焦躁与不安,孕育着渴望与企盼。80年代的文学与艺术创造是敏感的,但目标并不是始终如一的。80年代的中国文学与艺术创造,却真正呈现了多元发展的,在徘徊与焦虑之中寻求的倾向,甚至用“反叛”、“反传统”也概括不了它的趋势的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