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思潮与现代性(3)
2015-07-09 01:11
导读:物质的“化”与精神的“革命化”之所以构成当代文学中一个“分裂性”的主题,实际反映了左翼文学思潮进入现代民族国家阶段后,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
物质的“化”与精神的“革命化”之所以构成当代文学中一个“分裂性”的主题,实际反映了左翼文学思潮进入现代民族国家阶段后,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与困惑。它在世界性的左翼文学现象中,实际也具有不可否认的普遍的意义。值得追问的是:既然左翼文学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分支,那么它为什么却把“反现代性”建立在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系列价值目的之上?并把它确定为当代文学的审美理想?左翼文学思潮究其根源,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而是西方现代文化的直接产物,既然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什么却把作为现代化标准的市民革命(消费性、娱乐性)、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化)等等,冠以资产阶级“腐朽性”、“小资情绪”等含有歧视性和等级性的命名呢?显然,以此思路观察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战歌”与“颂歌”显然不只代表着它基本的审美特征,战歌/颂歌还深刻蕴涵着某种“断裂”的“不谐调”的声音。在这里,“批判”恰恰反映了批判者对国家现代化目标的焦虑与虚妄,它构成了对并非“莺歌燕舞”的文学现实的一种巧妙的遮蔽。
二 思潮“传播者”的身份及其表现
左翼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并且发展为当代文学的思想主脉,有其复杂原因。但是,“传播者”兼“实践者”的社会身份所导致的人生选择和文化选择,为人们的着实提供了一个不失“合理”的逻辑。为便于说明问题,特别列出下面表格:
姓 出生 籍贯 社会出身 学历与经历
名 时间
留学日本,1923年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医
科。创造社主要发起人。回国后没有正式职业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郭 1892年 四川乐山 中等地主兼 ,以文艺创作为生。1926年,任北伐军总政
商人家庭 治部副主任,30年代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沫 部第三厅厅长。1949年后,先后任中华人
若 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中国
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职。
留学日本,1921年入东京帝国大学,专业
成 为军械制造。创造社主要成员。职业一直不固
仿 1897年 湖南新化 定。参加过长征。延安时期任陕北公学校长。
吾 解放后历任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东北师大和
山东大学校长等职。
留学日本,1922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
校系。创造社会主要发起人。回国后,在
田 1898年 湖南长沙 农民家庭 上海从事
戏剧活动。解放后,任文化部
戏曲改
汉 进局局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
主席等职。
钱 20年代在上海中华专门学校
土木工程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杏 系就读。太阳社发起人。没有正式职业,以文
cū 1900年 安徽芜湖 农民家庭 艺批评为生。1930年参加“左联”。建国后
,n@① 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华北文联主席。
留学日本,192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
李 学部科。后期创造社骨干。没有固定职业
初 1900年 四川江津 。1930年参加“左联”。1948年后,任中共中
梨 央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中联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