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维(7)
2016-03-06 01:02
导读:标明出处,而只在本文章后列出参考书目,供各位读者参改。 04)参考注释(2) 05)此二例见于李天命:李天命的思考艺术。香港:明报出版社,
标明出处,而只在本文章后列出参考书目,供各位读者参改。
04)参考注释(2)
05)此二例见于李天命:李天命的思考艺术。香港:明报出版社,1991年,页104,127
06)这?泛指一切超经验事物,不仅限于宗教领域,也没有特别指明任何
一宗教的意思。
07)一般而言,「知道」需包括下列三个条件:
(I)S(subject)相信P(proposition)
(II)P是真的(III)P是可辩明(justify)的。
「相信」只是「知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另外,这?说
「知道」一词有严谨的用法,是指有专门而深入讨论及厘清工作(称为
「知识论」),并非指已有一精确的定义而可不用作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但不论如何的厘定,也不可能将之为「相信」一词等的。
08)这?是假设了《请》文的作者欲批评的对象只是美国政府而言。
若《请》文真是为了批评美国人是伪善的,则效果更微。因《请》文最
多只能证明有些美国人(有些在美国政府决策的美国人)是伪善的,而非全
部。但这样的证明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有些人」伪善
的。事实上,我们也似乎不能找到有任何地方是没有伪善的人。
09)除了语理分析谬误剖析外,逻辑方法和科学方法亦是在思考方法学的
范围内。见《李天命的思考艺术》第二百七十九页。另外,有些学者将谬误
分为「形式」和「非形式」两种。而诉诸权威和人身攻击均为非形式的谬误。
10)诚然,权威之言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如以往的经济学便各有资本主义
和共产主义两阵营的权威。问题是,人们往往把权威之言当作确当的事实来
作论据,这就犯了诉诸权威的谬误。权威之所以为权威,是因为他们对那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方面的知识多于常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言论便必然是正确的。神学家和
无神论者都是拥有大量与「神存在与否」这问题有关资料的人,但这并不保
证其对此问题之看法必然为对。这正是为什么在此问题上不能诉诸此两种权
威的原因。
11)这些说话在认知上其实为难判断其对确性的,原因是如「超越性」?
「历史的方法」等词语多少有些暧昧性之故。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话的作
用都是在眨低别教。又,这?的例子虽不是直接引录,但均为一些宗教权威
之言,并非凭空捏造。如对一神信仰的批评便可在一位叫圣严法师的一系列
著作中找到;至于佛陀释迦牟尼之死的评语,则见于一位牧师的一本讲述异
端的书籍中。有趣的是,他们在讲解自己的宗教时均精辟清楚;但述及其它
宗教时却都是乱七八糟。
12)当然,我并非否定能有兼通数家宗教知识之长的(比如说)牧师等。
我要表明的,只是一宗派的权威并不必然地便是能对所有宗派都能有正确描
述的人,更遑论是判教的权威。
13)当然,若要评论一个人的行为对错(如法官判词)或道德问题等,则
不可算是人身攻击,更不是谬误。而一些必须诉诸于直接的亲身经验的言论
,若有人没有此等经验而又大发议论时,我们指出他的缺乏经验当然也不算
是一谬误。但如何界定直接的经验,则又是不易为之事。如上文关于爱情文
章的例子,便是一例。我们可以有直接亲身的经验写成的爱情文章,也可有
从其它角度看「爱情」的文章。这种情况下,指摘仍然是不成立的。
14)这?主要是集中批判《何》文的「观察论」,而不是要对《何》文作
出全面批判,因此一些比较次要的观点(如对别人用古文的批评)便交由读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者自己判别。另外,依据李天命博士所言,「语害」即为一些对思考有害的
言语;「语病」则为一些文法?标点等之错漏。本文要集中批判的,正是
《何》文的「语害」而非「语病」。
15)或许可以更精确的解释,但既能明白观察论者的意思,我们亦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