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黄楠森: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只会被发展而不会被消解,北京大学学报[J].200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孙伯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与党性原则[J].学术月刊,02.6
[12]汪民安: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① 关于王东教授与姚顺良教授的主要讨论文章,参见《学术月刊》2007.4,对“费尔巴哈阶段论”问题阐释的文章还可参见王东教授等的《论类本质异化与费尔巴哈思想关系》《中州学刊》2007.6
① 关于“类哲学”以往学界有过质疑,实质上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哲学。详见高清海有关文章以及他与弟子胡海波、贺来合著的《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 参见丛大川:《我的卡尔哲学观》载《青海社会科学》2005.1,关于丛大川的“实践人道主义”的解读可参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