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

2016-05-26 01:01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提 要: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1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1旦

提 要: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1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1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1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其中又都透出了1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们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和鲁迅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们的死亡哲学和生命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主题词:海明威  死亡哲学  鲁 迅  生命哲学

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1种是生的动向,1种是死的动向,当某1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这里1个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另1个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他们以文学共同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1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所谓“生命哲学”、“死亡哲学”都主要是1种范围上的限定。1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固执地1再重复地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1种感悟,对生命的1种哲学态度。

1、“生”与“死” 的哲学

1、海明威
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1部份,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在创作上,海明威1生最偏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在他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0星的死亡现象。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还有濒死的感觉、战斗中的求生祈祷、雨中溃退等。更不用说其中描述的妇女生子、丈夫自杀、怨敌之争、情人变心、恋人分手、对婚姻的恐惧、夫妻淡漠的生活、流浪者打斗、战后精神迷惘颓废、赛马作弊致死、斗牛士之死等用战争、疾病、情感和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的情绪和心态。可以这么说:只要能将阅读深入到海明威的作品中去,就几乎可以感觉到它们实际上可以算作是1部“死亡学”的详尽注解。
生命个体是1个易逝的、必然毁灭的、终有1死的存在者。这就是人无法相逆的命运。《永别了,武器》中,蚂蚁逃离火海的故事,说明死亡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它或早或晚是要到来的。海明威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生命的意志,可是由于生命是1种永不满足的挣扎和冲动,因此,生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痛苦”。不管大自然做了什么,不管命运如何安排,不管人们的社会角色怎样,构成人生本质的痛苦总是摆脱不了的。这些“痛苦”促使生命最终要导向“死亡”。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海明威如是说:“说实话,我1点也不在乎;人只能死1回;咱们都欠上帝1条命;不管怎么样,反正今年死了的明年就不会死。”⑴莎翁说,这是支撑他生命的看法,只有明白了人是注定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他正是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才会有生活的紧迫感,才会格外珍惜并利用自己的生命。他说:“1定要找出新方法来为我们寻求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空间。让你的精神受到新思想的鼓舞……过1过这种充实的精神生活吧。”这就是他创造的打不垮的“硬汉子”精神。这种精神内蕴育着1个生机盎然、奋发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积极筹划有限人生,使它更加紧张、热烈、深刻、充实。
海明威提出了“死自是1种美”,“活着,则勇敢地活下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提倡以“硬汉子”精神来面对死亡。他再3地写到死亡,他作品的主要人物大部份必然以死亡告终,但这些人物,在失败或死亡之中往往设法保存了些什么东西,他们确实维持着本身的1种理想:该怎样做人的1种原则。
塞涅卡说:“1个人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就具有无畏的死亡意志和顽强的生存意志。由于死与生是对立统1、密不可分的,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名为谈死,实为谈生,明显地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打不败的人》中曼努埃尔被牛抵成重伤以后,仍奋力把牛杀死,临死前也不失“优雅风度”。《在异乡》中的少校以“准则英雄”式的风度默默地承受新婚妻子病逝和自己身为剑术家却残了手臂的悲剧。《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在83天未捕到鱼的逆境中勇敢地面对厄运,终于捕获了1条大马林鱼,并为保护既得成果单枪匹马与追踪而来的成群鲨鱼搏斗,几次遇险而生。在此人已不再是自己命运的奴隶,而是努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的人生也不再意味着忍耐、受苦、消极无为,而是被自己筹划得生气勃勃,轰轰烈烈,奋发有为。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海明威说:“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和他们做斗争徒劳无益,改变不了人的悲剧性的命运。但问题在于怎样面对人的这种境遇。人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不能从精神上被打败,要在“重压下”努力保持“优雅风度”,弘扬个性,歌颂个性,以找回被死亡阴影所掩盖的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鲁迅
1个世纪之前,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出现了“生命哲学”流派,1种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甚至解释知识,或经验基础的唯心主义学说或思潮。德国的狄尔泰作为创始人,首次使用“生命哲学”1词。生命哲学是对19世纪中期的黑格尔主义和自然主义对唯物主义的1种反抗。他们夸大生命现象的意义,把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从而使这种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而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却不同于他们。他的生命观,跟宇宙论毫不相关,而是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合理的尖锐的抗议和批判。鲁迅先生小说的基本结构就是“个人”被“社会”吃掉的结构。他的小说“反复表现出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不但以自己的内容杀人,还以自己的僵硬的存在方式杀人,以它造成的保守、守旧的社会习惯心理杀人。”他以人吃人的大恐惧《狂人日记》为总纲,在大大小小的人肉筵宴中编排了无数被扼杀吞噬者的剧目:孔乙己的穷死(《孔乙己》)、陈士诚的病死(《白光》)、阿Q的被枪毙(《阿Q正传》)、夏瑜的被砍头(《药》)、宝儿的夭折(《明天》)、子君的忧郁而逝(《伤逝》)、魏连殳的自戕(《孤独者》)、祥林嫂的冻毙(《祝福》)……鲁迅的大量的杂文中,更是刻画了无数明的死与暗的死、屈死与冤死、自杀与谋杀、甚至常常戏言阴间的有趣来揶揄人间的乏味。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读鲁迅先生作品时的感觉,那不只是1种情绪、1种氛围、它们仿佛像1张神秘的网,有1种惊异的美,使人兴奋。那些对人类困境的执着思考,那些对自身历史境遇的真切体味,那些对生命的悲哀而又乐观的哲学感悟,形成了1种意识上深刻的紧张,造就了热狂与冷峻、痴迷与理智、生与死、人与鬼、光明与黑暗、人间与地狱的无比奇丽的挣扎。
鲁迅先生1926年出版了1个古文与白话的杂集,取了1个阴森的名字——《坟》。这在他自己,“虽然明知道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造就1座小小的新坟,1面是埋藏,1面也是留恋。至于不远的踏成平地,那是不想管,也无从管了。”⑵而对于读者,他说:“惟愿偏爱我的作品的读者也不过将这当作1种纪念,知道这小小的丘陇中,无非埋着曾经活过的躯壳。待若干岁月后又化为烟埃,并为纪念也从人间消去,而我的事也就完成了。”⑶人的希望,人的确证,无需外求,就在这些生的当下的反抗之中。人向死而在,向坟而反抗。坟,这小小的丘陇虽然是死的标志,同时也是“曾经活过”的证明。
 “坟”表明鲁迅1方面仿佛是以故意的虚无状否定旧我,另1方面又对旧我怀着隐秘的珍惜和爱恋。坟墓是表明灵魂不灭的1种形式,这无疑是与死亡相连的,而鲁迅的作品从来就不畏惧任何“死”的暗示与明宣。鲁迅《两地书》中记着:“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只觉得‘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有很多偏激的声音。”他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他在《野草》中这样说道:“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我们与其说《野草》是1部散文诗,到不如说它是鲁迅先生的1部“生命哲学”。在其间,生与死几乎是1条贯穿的中心线索,2104章散文诗中有108章谈论到生与死。但是,尽管在《野草》中许多篇章都写到死亡,然而那是诗人希望在死亡中得到生存,这种写法也许可以称着“置之死地而后生”。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为生而直面死亡,这恰是鲁迅大无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诗人对同时代进步青年敢于反抗压迫、抗击黑暗的战士精神的讴歌,也是诗人对青年1代的迫切希望的情感的显现。
其实,在写作《野草》时,54运动以后革命阵营内部存在的好些问题对他的影响仍然很大,那时候阵营内部出现了将牺牲精神绝对化的倾向,甚至很多人在思想上已发展到“轻死”的地步,蔑视人的生命价值。鲁迅对这种麻木而盲目的牺牲观念深表担忧。1926年318惨案发生时,鲁迅不得不这样呼吁:“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以血的洪流淹死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1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他认为真正的改革者绝对不能“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他近而大声疾呼:只有“会觉得死尸的沉重”的民族,“先烈的‘死’”才会换来“后人的‘生’”。可见在生与死中,鲁迅是何等的看重生。为此很自然地,将自己对生命的价值取向注入了《野草》的创作中,向死而生,诗人1直都在努力寻求1条生存的道路,为他自己,更为1个民族。

 

2、      意识的形成

1、家庭经历。
这个问题我想着重谈谈鲁迅先生。许多艺术家在童年时期都有目睹自己家庭不幸的经历,尤其是亲人的亡故,对他们稚嫩的“白板”1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情感印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句话说尽了他幼小心灵的全部辛酸。
鲁迅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893年秋天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他与2弟周作人1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1894 年冬天父亲吐血病倒。他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受冷眼和侮蔑。1896年10月12日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他妹妹因天花而死,他4弟因肺炎而夭折,尤其是父亲的病为庸医所误;他没有神力救他们于病痛和死亡的魔爪下。这1切,形成了他意识深处的负疚感。这种有罪意识和赎罪意识使他前赴日本学医,使他终生以1个医生的潜意识来认识世界,解剖自己、他人与社会,从而产生了“疗救”的使命感;1924年他翻译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使他有意识地力图窥视自己的潜意识,从而陷入内心黑暗无以超越的痛苦和1定要超越的挣扎;在对个人和社会的剖析中,他对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特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因而在力图超越个人精神危机的同时,他决心不遗余力地为探索民族新生之路而奋战到底,这种使命意识和批判意识就是“鲁迅风骨”、“鲁迅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不幸的家庭经历孕育了艺术家极度敏感的生存与死亡的体验,也驱使他沉湎于生与死的艺术意境,从而绽放出夺目璀璨的美学奇葩。家庭是感性个体得以理解人生和社会的最初和最敏感的对象,也是“创伤性经验”重要来源之1,家庭经历对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艺术创作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证使我们领略到:体验过家庭的疾病与死亡的艺术家更偏爱表现生存与死亡这个永恒的精神所渴望的主题。
在鲁迅晚年,病魔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他。1924年3月1日鲁迅前往日本人开设的山本医院就诊。此后1个月内,接连往该医院就诊103次,都是治疗发烧、咳嗽及吐血之类的肺病症状。1934年8月9日发烧,自觉“胁痛颇烈”,肺病相当严重了。1936 年5月31日史沫特莱请当时上海最好的1位肺病专家来作诊断,诊断结果是认为鲁迅的病症非常严重,“倘是欧洲人,则在5年前已经死掉”。
相对鲁迅先生来说,海明威的家庭经历较为简单和幸福快乐得多。他出生于1899年7月21日,他的童年没有什么创伤,父亲和母亲教会他许多的东西,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中学时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文学天赋,常常发表文章。但是海明威却遗传了父氏的躁郁。他在小的时候离家出走,传说也是其家庭气氛紧张造成的。
海明威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10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身心备受折磨。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充满了紧张与压力,他的内心经受着剧烈痛苦而复杂纷呈的变化。他企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摆脱与逃避沮丧与焦虑的情绪,如不停歇地旅行冒险,寻求女人与烈酒的刺激,他像只被凶恶老雕穷追不舍的猎物,被追得走投无路、无处躲匿。他在身体上企求生存,而在心理上却渴望死亡。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其主人公桑提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经历与内心活动诠释了这1矛盾的心态。尽管老人失败了,但“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的内心独白,简直是海明威1生的写照。作家诺曼·迈勒在文章中曾入木3分地剖析道:“海明威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之真正的根源是他的1生都在跟恐惧和自杀的念头作斗争。他的内心世界犹如1场噩梦。他的夜晚是在同死神的搏斗中度过的。”在1961年7月2日,他终于用子弹结束了顽强拼搏的1生。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转贴于 中国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1] [2] 下1页

2、社会经历。
如果说家庭经历给艺术创造主体最初的生与死的体验和意识,那么,社会经历则进1步丰富和加深这种体验和意识,为艺术创造提供了更深厚的矿藏和更广泛的契机。如果我们稍稍比较这两种经历所带给艺术创作主体的精神感受,就会发现某种差异性。如果说前者经历1般赋予艺术家有关死亡的感性经验,偏重于直观的印象和情感的近距离投入,较少社会历史的客观因素,没有沉重的理性逻辑的分析,缺乏形而上的哲学思索,那么后者的经历则往往提供艺术家有关死亡的理性知觉,偏重于理性的逻辑分析和冷静的适度距离的旁观,有关社会历史的种种观念便与死亡现象产生密切的联系,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也往往置身其中。这两种经历对艺术创作而言,均产生1定程度的影响。前者有助于艺术家表现死亡意境的经验的感性直观,有助于幻觉与想象的拓展和情感的宣泄;后者有助于艺术家对死亡意境展开社会历史观念的理性思考,并赋予深刻的形而上的哲学意义,这两方面经历的综合更易使创作既具艺术的审美特性,又具艺术的理性知觉。
海明威和鲁迅可以算是同代人,他们都生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所生活的社会和社会的文化背景却是不1样的。我们可以从他们各自的信息贮存中寻找原因,诸如个人生活经历带来的感受、体验和积累等等,这必然会导致他们在作品中输出相同的信息。 
以“迷惘的1代”著称于世的海明威,他的人生征途也是1个较常人更频繁地与死亡打交道的历程。亲历了第1次世界大战第2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到过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英国、法国和中国;亲身目睹了无数生命的流血和死亡,对战争有极深刻的领悟。在这些国家中的战争中5次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在战火中出生入死,做出许多常人难以预料的事。他在意大利前线负了重伤,身中弹片多达237块。还多次被雷电击中。他1生出过5次车祸,其中第2次大战期间,在伦敦的1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海明威头部和膝部受伤,几家报纸都已经登出讣告,认为他必定会死,但最终他却活了过来。1953年他与第4任妻子玛丽·威尔什去非洲作狩猎旅行,有过两次飞机失事,险些丧生。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资本主义工业化给欧洲社会带来的振动和冲击,使不少艺术家感到自己是处在1种衰落的文明之中,因此转而鄙视社会的习俗和法律,企图以艺术的自由来寻求和摆脱内心困境的出路。这样,他们的艺术就成为了这种内心苦闷和矛盾的外化,作品中流露出与欲望、恐惧和孤独搏斗挣扎的痕迹。
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谴责毁灭生命的战争,呼吁世界应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海明威在他丰富的社会经历中形成了所谓的男性势能,它代表艺术家内心与死亡意识抗争的力量。“海明威的生平事迹,正可为男性的势能——体力、狩猎同性力——勾画出1幅明显的图画,他本人的死亡意识很强烈,尤其到了610岁左右性无能时,死亡对他更构成了强烈的威胁,最后他便以戏剧性的动作结束自己的生命,以肯定自己的势能。”⑷无论是所谓男性势能还是死亡意识,这均是艺术家丰富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精神存在,尽管有些是属于潜意识的本能部分,但更多是社会现实所赋予的。它们均对海氏艺术创作起到1定的作用,有助于死亡意境的审美表现。
鲁迅开始写作,正处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高潮时期,因他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追求,都与这个“历史的必然要求”密不可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锁链,禁锢了人性的要求;封建伦理道德的总基础和总纽带——封建等级观念,是以承认人与人的不平等权利为前提的。而中国工人阶级当时尚未形成1支独立的社会思想力量;资产阶级又与地主阶级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处于封建思想的汪洋大海之中,胜利还尚渺茫。
辛亥革命前,鲁迅在日本,那时侯他对生活、革命充满了热情,积极地参加了推翻满清的运动,进行先进思想的宣传。但是后来突然遭遇到辛亥革命的失败、2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1系列打击,加上他对新文化统1战线分化的不解,使他的整个热情被压了下去。在他的内心之中忧郁和灰暗成为了他的感情基调,也使得他成了1个“火的冰的人”,热情被冻结了。“哎!火的冰。哎!火的冰的人。”他是在呼唤1种被冻灭的热情重新燃烧?于是,他写于“54”落潮期的作品便由《呐喊》时的积极热情1变而为《彷徨》、《野草》这样1种苦闷、焦灼、寂寞、孤独、战斗的这样1个启蒙者的1些思想情绪。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野草》里边,前23篇都写在当时段祺瑞统治下的黑暗的北京。《题辞》写作的时候,已经是广州白色恐怖的时候。外面到处是枪声、屠杀、流血,鲁迅是在白色恐怖下整理自己的作品。虽然是小感触,但是隐含着1个启蒙思想家在

[1]  

    上一篇:透析凯恩斯“消费不足危机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