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佛教和平思想

2016-06-21 01:03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佛教和平思想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1、前言 公元前5世紀(註1),釋尊創始佛

      1、前言
公元前5世紀(註1),釋尊創始佛教以來,印度佛教完成各式各樣的展開,同時對印度的全體文化,進而在歷史上、對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東亞各民族之大部分,給與多彩多姿且絕大的影響和感化,直到今日。
    那些舉凡宗教、哲學、思想,進而包含文學、雕刻、繪畫、音樂、戲劇、建築、工藝等的1般藝術,或是與各民族獨自的基層文化與社會習俗互相混合,進而轉化成各自不同的習俗,或是對各民族的人生觀、世界觀、歷史觀,乃至生死觀、倫理觀,顯著地及於各個領域、範圍。我們或許可以說中國文化、日本文化、朝鮮文化或西藏文化,將該內涵的佛教要素去除掉的話,它們本身所能剩下的大概不多,極端地說將變成無文化可談,也不為過。
    佛教的內容很廣且深,使用佛教的術語的話,有所謂的3法印(無常、苦、無我,或加上涅槃)、4諦8正道、中道、緣起(因緣)、法、因果、波羅蜜多、般若、空性、如來藏(佛性)、唯識、密教等,進而有認識論,且可以列舉因明,以及其他。至於屬於實踐方面,則絕對不能遺漏禪定、涅槃、解脫、平等思想、煩惱的抑制、業思想、慈悲、方便、5戒、主體的確立(所謂自燈明、法燈明)等。
    身為世界宗教,或稱做普遍宗教的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同樣地超越民族、國界的藩籬,廣泛地傳播至今日世界的各個角落。在出現核子武器可以使人類毀滅於1旦的現代,全世界最要緊、世人最關注的事情,就是和平的問題。究竟佛教能夠提出什麼樣的和平理念?對世界上不少的佛教徒來說,究竟佛教對世界和平能否提出具體的方案?以及是否可以使佛教徒成為和平運動的積極參與者?為了探索作為佛教和平思想的可能性,以下擬提出上述構成佛教思想的重要內容的慈悲、緣起(因緣)等,以考察那樣的佛教概念之和平理念。最後是個人的1些反省與感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慈悲是佛教的根本
慈悲是佛教實踐面的中心德目。「慈悲是佛教之根本。」(註2)「除於2邊為說中道,佛以慈為首。」(註3)「慈即如來,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來,如來即慈。」(註4)以上,佛典宣說慈悲之處,不勝枚舉。
    慈悲通常被理解做「慈愛」「憐憫」的意思。事實上,「慈」「悲」原來是不同的語詞。慈是巴利語metta,梵語maitri(或maitra)1語的翻譯。這原語在語源上,是來自「友」「親密者」意思的mitra1語之衍生詞;印度1般解釋其意思,為真實的友情,純粹的親愛之念。針對此,「悲」是巴利語及梵語karuna的翻譯,印度1般文獻上意指「哀憐」「同情」「體諒」「憐憫」「憐恤」。(註5)
    然而,慈與悲如何不同,倒成了問題。南方上座部佛教註解作:「慈」(metta)是「希望(給朋友)帶來利益與安樂」(hitasukhupanayana-kamata),「悲」(karuna)是「想要(自朋友處)除去不利益與苦」(ahitadukkha-panaya-kamata)。(註6)這樣的解釋,也由大乘佛教所繼承。例如:龍樹菩薩說:「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穩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5道中種種身苦、心苦。」(註7)「大慈與1切眾生樂,大悲拔1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註8)慈與悲這兩個語詞,意義明顯地很類似。再者,這兩個觀念起因於同樣的心情,所以實際上差不多無法區別。
    人與人之間1方面相互地保有關係,1方面生活下去的情形之下,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呢?佛教方面認為,只有慈悲才是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明顯地以不同的人格對立者,尤其是面臨利益與權力、地位等時,愈發顯露出衝突、對立性。但是在眼睛看不見之處,有緣(因緣)連繫,因果的關係在彼此之間起作用。因此,若從該緣與因果關係的觀點來看的話,別人決非是與自己不同的對立存在。別人可以成為體諒對象的存在,以對方的處境來設想便是慈悲的精神。這是俗稱的「將心比心」,或是西藏佛教所說的「自他相換」(bdag gzhan mynam brje)之表現。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慈悲精神的實現,在宗教上非常地困難,且不是容易付諸實踐的精神。然而,對追求菩提心(覺醒的心)的行者來說,犧牲自己、行利他行是不可欠缺的修行。西藏佛教有所謂「把利益讓給他人,虧損留給自己。」(khe dang rgyal kha gzhan la sbyin / gyong dang bub ka <kha> rang gis len <blang>/)這與方才的「自他相換」是1致的,要發展菩提心、培養慈悲心,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實現的。真正的慈悲是不求回報的愛,它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最淺近的例子,諸如他人問路,不求報酬而給與指點迷津便是。當然慈悲的極致,便是大家熟知的「無緣大悲,1體同觀」之寫照了。
    妨礙慈悲便是惡,其中像佛典宣說5戒的第1條戒―不殺生戒,對生物來說,剝奪最重要的生命便是最大的惡。在東方原本往內在、精神上的追求較為發達,故普遍存在著寬恕、包容的心情。因此,像佛教、耆那教、道教都教導不殺生物的。何況人類之間互相殘殺,是毫無道理的。相對地,來自西亞的西方宗教(也可以說是沙漠的宗教),以前徹底地是以人為中心,不過,隨著文明進步,在物質上、精神上有了寬裕之後,西方宗教也宣說憐恤鳥獸了。西洋方面,在古代和中世紀沒有愛護動物的觀念,那是到了近世之後的事。近年來,西方世界有很大的改變,例如環保人士發起綠色運動,而且與愛護動物結合,反對動物實驗,保護瀕臨絕種動物…。
    其實最近歐美正興起1股素食主義的運動,這是對傳統的批判,是在叛逆傳統的人士當中產生的1種風潮。將來文明發展,即使不殺害生物也能取得蛋白質,而且又能夠生產各種的好產品,當然更可以做到保護動物了。依照狀況,宗教需要適應性,所以因應新的情勢訂定實踐方向是必要的,因為精神是1個。1般說來,在適應性與融通性方面,大乘佛教比南方上座部佛教要來得靈活多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可是回顧人類的歷史,戰爭不斷,今日不用說人類,連生物也許都處於無法生存的狀態之下,這該不是杞人之憂。試看以前曾存在過的恐龍,連其他的任何生物都吞食掉,不過以牠特有武器的強烈摧毀性能力,卻破壞自己終致絕跡命運。以此為借鏡,人類以其智慧創造了高度的文明,但是正由於有該智慧而傲慢,此正隱藏著人類終究有可能消滅之1日。我們應該從根本上來考慮,發展了如此破壞性的武器,所以導致地球上已無安全的土地之嚴重地步。
    因此,我們有必要再1次重新考慮釋尊所宣說的教說,特別是在談和平時,佛教所持有的看法。

$False$

       3、緣起(因緣)是佛教特有的世界觀
接著,讓我們看1下緣起(因緣),對世界和平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它的意義何在?
    緣起(pratitya-samutpada; paticca-samuppada),是1切的存在依各種條件,亦即依因緣(內因外緣),暫時成立、產生該事物。因此,隨著條件有各種變化(無常),不具有獨立的存在性(空、無我),相互依存、相依相待。如此依因緣成立的存在稱為緣生、緣生法、緣已生法。(註9)
    可以看出,佛教的緣起思想與因果關係有關,亦即,聚集種種的原因,現在的狀態才成形,它本身決非是永久不變的存在。故此緣起性,否定永久不變獨立絕對者,也就是方才提到的無常、苦,亦可稱之為無我。再者,是緣起相待性,亦即無獨自絕對的存在,這是在以後的大乘佛教般若經典類,以「空」的理論給與展開的。
    事實上,佛教在歷史上展開了各式各樣的諸形態,即使看哪1種形態,佛教是絕對不立擔任創造或維持秩序的唯1神。若立唯1神,在究極上1切將由該唯1神所決定。例如:即使是正確的真理,佛教方面大多採用真如的表現,所以該真理或真如,以及其他,或救度眾生或開悟,甚至於日常的各種人、事、物,都與唯1神無關。不過,到了後來的密教,的確出現了類似印度教特徵的唯1最高神的原初佛(Adi-buddha)。這裡原初佛成為1切的第1原因,從原初佛流出、形成1切世界與1切存在(諸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總之,不存在唯1神的佛教,在長達近2千5百年的歷史洪流中,從初期(原始)佛教的「自燈明、法燈明」(atta-dipa dhamma-dipa)之主體確立,其特徵在追求自我解脫,這裡或許可以稱呼佛教為「無神論」的;到了公元1世紀前後大乘佛教運動興起時,經典內出現了無數的佛、菩薩,其特徵著眼於究度眾生的利他精神,這裡我們或許可以稱呼佛教為「多神教」了;進而到了後期的印度教時,也就是說在公元5至6世紀成立了密教的原初形態(註10)時,佛教內部有了很大的思想上的轉變,此即是在強烈的有神論的觀念之下,出現了唯1最高神的原初佛,由此流出汎神論的1切諸佛菩薩,於此形成為數眾多的眾神(守護神、忿怒尊、護法神…)。因此,佛教到了最後階段的密教,不只是有神論且是汎神論,同時又帶有印度教、婆羅門教性格的類似梵天(Brahma)的原初佛。其特徵是天上的諸佛,與地上救濟者的菩薩互相交流、混合、視為1體;同時,由現世否定變成現世肯定,強調即身成佛。
    論述至此,我們可以得知如此龐雜、多彩多姿的佛教,有其最根本的底流,它不外乎是前言內提到的苦、空、無我、無常、涅槃、緣起(因緣)、中道、慈悲…等等,甚至於我們可以說「緣起(因緣)」是佛教(佛法)的核心,因此,正因為有「緣起(因緣)」的性透視力與科學性,故不被本身的教義所束縛,而且佛教宣說教理,其中有8萬4千個的法門。實際上,可能沒有這麼多法門,再者,這些法門之間有時也有矛盾之處。
    不過,站在佛教的立場,有矛盾也無妨。在實踐上,為了指導各個眾生而宣說教義,由於眾生無數,各人根器不同,再加上佛教教義有了義和未了義之分,所以沒有必要拘泥教義。教義如木筏,亦即我們迷惑(執迷),處於迷惑的大海之中。為了救渡我們,木筏是必要的。而提供木筏(教義)的就是佛陀(Buddha)。只要能救渡眾生,就好;至於木筏的形狀、大小,無關緊要。所以佛教不太拘泥教義,因此,在歷史上佛教沒有發生過宗教戰爭。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眾所周知,依構成僧團的成員來分類,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男信徒)、優婆夷(女信徒)的4眾;前2者是出家眾,後2者是在家眾(註11)。在出家人的感化之下,世俗人地在精神上提高,且想要創造和平的社會、世界,這便是佛教徒的理想。出家眾則過著嚴守戒律的生活,以淨化自心,達到涅槃―安詳寧靜的境地,進而從事自利利他的菩薩精神。
    至於在家眾,則在日常生活中致力於實現自身的內心平靜、寂靜,依聞、思、修學習佛法,以戒、定、慧精進實踐,故基本上與出家眾無太大的不同。在戒律方面,在家眾要嚴守5戒,特別是第1條的不殺生戒,我想這1點佛教的感化非常地廣泛。原來古代的印度人有不殺生(ahimsa)的非暴力思想,佛教與耆那教受此影響,尤其是耆那教實行得更徹底,例如:耆那教僧侶步行時不穿鞋子或木屐,因為穿上的話可能要殺死蟲類。再者,平時總是帶著口罩,因為口1張開,蟲1飛進來時,若咬上該蟲就要犯殺生的罪過。原來不殺生的立意,是不殺害有生命的動物,只要不是自己親自殺,或別人不是為自己而殺的動物肉還可以食用的,像今日南方上座部佛教的僧侶,每天托缽得來的飯食裡面攙雜著肉類,吃了亦無妨。當然他們的僧侶當中,也有人是素食主義者,不過,這與其是戒律問題,我想倒是精神問題的。可是,這不殺生到了大乘佛教,尤其是傳入中國後,也許是慈悲精神的表現,做得更徹底,不僅不殺生且不肉食,是徹底的素食主義者。當然我們回過頭來看西藏佛教時,他們雖然強調不殺生,但是並不是素食主義者。總之,佛教有其適應性、普遍性,只要守住其原來精神,其餘的表象則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接著,在家眾的其他戒律,是不偷盜戒、不邪淫戒。這些結果是不危害他人,不傷害別人,進而可以擴大到不使別人起煩惱、不可傷害他人的感情…等等,所以和不殺生戒趣旨是相同的。最後的第5條戒是不飲酒戒。教義學者之間爭論過,這是後來補充的戒律,與前面的3個戒律重要性可能不同。的確,前4個戒律在勸戒其本身不好的部分。喝酒不能說不好,不過,喝過度、酒後易亂性,所以還是適可而止,可以說這是不同性格的戒律。佛教強調自他1體,所以不飲酒戒仍然在宣說不僅是別人,而且也不危害到自己。這不飲酒戒與其他4個共同地,都在朝著創造和平的社會與世界。我們從這裡不難看出,基本上佛教能積極地貢獻於創造人心的寧靜安詳、社會乃至世界的和平,佛教的5戒顯然地可以扮演這個角色。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4、小結
大抵我們1聽到「和平」這語詞,就會想到其相反詞的「戰爭」1語。這似乎意謂著,只有在「戰爭與和平」的領域內才想到和平。但是仔細地想1想,「戰爭與和平」只是個相對的概念,在這樣的概念之下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和平―人類內心的安詳和平。世界上沒有戰爭,當然要比有戰爭來得好。有戰爭時,任何的和平(包括人類內心),固然無法獲得;但是平時無戰爭、天下太平時,為什麼人1樣得不到內心的安詳和平?這是1個既有趣有很嚴肅的問題,個人基本上相信,人本身是很複雜、麻煩的動物,具有錯綜複雜的內心世界,同時具有理性與感性或非理性,善惡、光明與黑暗面並存。
    以佛教的觀點來說,1切的存在(諸法)沒有永久1成不變的,所謂「剎那生死」「剎那生滅」,「成住壞空」「利衰毀譽」,乃是因果律、緣起法,不足為奇。其中還宣說眾生有「佛性」(如來藏),只要時時關照自己的光明面,1切眾生終究有成佛的1天。事實上,從釋尊創立佛教的當初起,其理想是涅槃(nirvana; nibbana)。「3法」或「4法印」(註12),有「涅槃寂靜」的術語。這涅槃可以譯做「安詳」「寧靜」,而寂靜,梵語及今日的印地語是santi,它意指著「和平」,漢譯佛典譯作「寂靜」。
    佛教的理想,進1步可以說是「涅槃寂靜」,儘管佛教有各式各樣的發展與展開,但是「涅槃寂靜」的理想不曾變更過。因此,只有和平、安詳、寧靜的涅槃,才是佛教的1貫理想。但是在現實上無可否認的,人的內心具有非理性的黑暗面,由於「貪、嗔、痴」的3毒,產生紛爭、對立的局面。所以如何達到內心的和平、安詳,進而促進世界和平,似乎得由自己本身做起,對別人具有體諒心、溫暖的心、擁有慈悲的精神(或基督的愛),由此要推動和平運動也才有可能。職是之故,佛教徒能貢獻於世界和平,亦勿庸置疑。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至於國際間,為政者講求策略、謀術,但是他們若懂得「相互依存、相依相待」的緣起理法,所追求的將是全人類的福祉、安樂。居住在1個地球村的今日,彼此唇齒相依,大家是1個生命共同體,因此宗教家、思想家登高呼籲,不同的宗教彼此拋棄人我成見進行對話,形成共識,亦不無可能。在此意義上,可以說佛教的教說指引、教導我們的地方很多。 

註解: 
釋尊渡過810年的生涯,這是大家1致的見解。關於佛滅年代論,有信仰上的年代論與學問上的年代論,兩者相差1百年,學術界普遍以後者的日本、中村元說(前463至383年)為主,故這裡用公元前5世紀。 
《大智度論》第27卷(大正藏、25卷256頁下) 
《大莊嚴論經》第10卷(大正藏、4卷313頁下) 
南本《大般涅槃經》第104卷(大正藏、12卷698頁) 
中村元著《慈悲》19至2○頁,〈〉平樂寺書店,京都,1987年6月第1○刷 
同註5前引書2○頁 
《大智度論》第2○卷(大正藏、25卷2○8頁下) 
《大智度論》第27卷(大正藏、25卷256頁中) 
多屋賴俊、橫超彗日、舟橋1哉編《佛教學辭典》43頁,法 
藏館,京都,1983年5月第14刷 
密教的基本要素,是手印、真言(咒語)、曼荼羅,以此推論出其成立年代。參閱:田中公明著《西藏密教》13至17頁, 
春秋社,東京,1993年4月 
依構成僧團的所謂4眾,除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之外,尚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之說。 
3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以後又加入1切皆 
苦,成為4法印。法印即是標幟,指佛教與其他派別相區別的標幟。

    上一篇:儒家早期“性”之学说 下一篇:老子论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