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尼采的虚无主义批判之批判(1)(2)

2016-07-30 01:09
导读:一 尼采对虚无主义的论述并不是一以贯之、清晰明了的,而是颇为复杂、多阶段且具有多重命名的。 尼采有关虚无主义的著名格言是“虚无主义:没有目

  
  一
  
  尼采对虚无主义的论述并不是一以贯之、清晰明了的,而是颇为复杂、多阶段且具有多重命名的。
  尼采有关虚无主义的著名格言是“虚无主义:没有目标;没有对‘为何之故’的回答。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呢?——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2]400。尼采认为虚无主义与悲观主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悲观主义是虚无主义的预备形式,他在1887年秋天的第107条札记中专门阐述过“悲观主义向虚无主义的发展”[2]454。悲观主义分为来自强者和作为强者的悲观主义与来自弱者和作为弱者的悲观主义,与来自弱者和作为弱者的悲观主义不无联系的是“不完全的虚无主义,它的形式:我们就生活于其中”[2]546。产生不完全的虚无主义的原因主要在于形形色色逃避虚无主义的尝试,比如大多数人的幸福、大众社会主义、良知的权威、理性的权威或者社会本能等。这些尝试都没有直面并解决虚无主义的勇气,从而在事实上不仅掩盖和延沓了虚无主义问题,而且使它变得更为严峻与尖锐。
  尼采谈到过积极的虚无主义与消极的虚无主义。在他看来,它们的前提乃是极端的虚无主义。何谓极端的虚无主义?“没有真理;没有事物的绝对性质,没有‘自在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虚无主义,而且是极端的虚无主义”[2]402。尼采认为积极的虚无主义是提高的精神强力的象征,“它可以是强者的标志:精神力量可能如此这般地增长,以至于以往的目标(信念、信条)已经与之不相适应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是不充分的强者的标志,目的是创造性地重又设定一个目标、一个为何之故、一种信仰”[2]401。他认为这是一种强暴性的破坏力量,其对立面就是作为寂静无为状态的消极的虚无主义。显然,尼采从强力意志思想出发,认为这种积极的“‘虚无主义’乃是精神的至高权力的理想,最充沛的生命的理想既是破坏性的又是嘲讽性的”[2]405。事实上,当尼采从强力意志角度来思考虚无主义时,他更多看到的是积极的虚无主义,而且是为强力意志与超人的出现做准备的积极的虚无主义。他认为,将在未来某个时候取代虚无主义的以强力意志和超人为代表的生命运动,“在逻辑上和心理上,它却是以完全的虚无主义为前提的,它绝对只能落到虚无主义上,只能来自虚无主义”[2]902。这里,尼采把积极的虚无主义又称为完全的虚无主义,这种完全的虚无主义所具有的情绪与征兆乃是轻蔑、同情与毁灭,“它的顶点:一种学说,它恰恰能激发生命、厌恶、同情和毁灭的快乐,作为绝对和永恒的学说来传授”[2]749。尼采在此把所谓完全的虚无主义与具有培植和选育功能的永恒轮回学说联系了起来,认为完全的虚无主义是对生命的考验,它将淘汰弱者并培育强者,促使人们以生命强力为标准来衡量价值:“旧的价值来自下降的生命,而新的价值来自上升的生命”[2]749。这种积极的“永恒轮回思想乃是出于实践理性而设定的一种假说,是出于培育未来的新哲学家乃至超人的一种假说”[3]。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与之相对,尼采也阐述了消极的虚无主义。他认为,消极的虚无主义乃是精神强力下降和没落的象征,这是因为弱者的“精神力量可能已经困倦、已经衰竭,以至于以往的目标和价值不适合了,再也找不到信仰”[2]401。由于这种消极的虚无主义,以往的目标和价值结构就解体了,从而产生了大量披着宗教、美学、道德等伪装的伪价值。这些伪价值的作用并不是激活生命强力,也不是肯定生命,而是用来安慰与麻醉衰弱的生命。因此,这种消极的虚无主义也可被称之为不完全的虚无主义、过渡的虚无主义、颓废的虚无主义。这样的虚无主义与颓废主义、悲观主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都习惯于对生命说不,所渴望的是不存在,是寂静的虚无。它与那种否定性的和消极的永恒轮回思想不无关系,“在这种永恒轮回所造成的沙漠中,一切生命都在呢喃着‘徒劳’、‘无用’、‘空虚’直至‘虚无’”[3]。
上一篇:对GLNSST知识生产模式的探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