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费负担合理性分析与改革思路
2017-08-05 01:16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我国税费负担合理性分析与改革思路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内容摘要:税费规模庞
内容摘要:税费规模庞大必然导致国家干预主义的泛滥和浪费的盛行,从而损害创业与就业。政府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低效性、边际公共支出收益递减规律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等,都不能支持高税费负担。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当前的税费负担偏重,必须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适度调整降低税负,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降低纳税成本。 关键词:税费负担 合理性 税制改革
多年来,我国税收的年增长率都保持在18%-25%,GDP年增长率保持在9%-11%。我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之初,税收收入仅为5125亿元,到2007年已经达到49442亿元。税收增长的记录一再被刷新。管理部门似乎已经习惯了税收连年的超经济增长,一些基层税务机关税收任务的“大越进”式的色彩浓重。
近年来,关于我国税费负担已有一些国际研究机构的结论: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2007年初联合公布了一份全球纳税成本的
调查报告,中国大陆以47项(含税外费用)需缴纳的税种、77.1%的总税率,在175个受调查国家(地区)中,纳税成本高居第8位。另外,《福布斯》杂志发表的2007“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显示,中国税负仅次于法国、比利时,名列世界第三。而国内多
数学者却认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的研究结论:中国的整体税负水平与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持平,但略低于美国、德国,远低于瑞典等高福利国家,比较切合中国实际。
在国内,专家学者也有不少研究结论:高培勇认为,本世纪初,税收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为49.2%。也就是说,非税收入,即各种费收,仍占到政府收入的一半以上。刘新民认为,保守估计,2006年全国非税收入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0%以上,不仅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5%-15%的比重,也高于发达国家20%-30%的比重。安体富认为,除了税收收入之外,我国政府收入还包括预算外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主要由各种政府行政收费等构成;还有制度外的收入,即缺乏相应规定的乱收费,以及
社会保障收入等,上述税收之外的收入被统一称为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曾经一度超过政府总收入的50%。根据这个计算口径,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已经至少超过了30%,处于30%到35%之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我国税费规模不宜过大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低效决定税收应保持适度规模
政府征税的主要理由是集体受益的公共产品,企业和家庭都不愿提供,政府征税可能还有其他理由,如经济建设、缓解收入不平衡、治理环境污染、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提高预防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国际经验表明:一些表面上看似合理的增加支出的理由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如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缓解收入不平衡、改善环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扶持落后地区、补助亏损企业等方面是错误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增长,最终还是靠减税、减少对市场经济干预来实现的。由于政府支出受益不具有排他性,这等于鼓励“搭便车”行为。同时,财政超收资金使用效率没有保证。
(二)边际支出收益递减规律决定了政府支出范围不宜过大
一般而言,政府的各项支出按重要性是有严格先后顺序的,应优先安排一些必要的支出,如基本的国防、行政、
科教文卫、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些支出的弹性很小,是政府必须优先安排的。当收入有限时,政府的收入便主要用于这些方面。但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政府便有了提高支出标准和扩大支出范围的冲动。如果没有合理规制这种冲动会逐渐伤及社会创业和就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所以,政府在满足基本的必要支出后,新增加税收应非常慎重,应进行边际收益的评价。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收入减边际成本,边际收入是政府从新增该项支出中获得的净收入,边际成本是企业和家庭因增税的损失,包括直接付出和效率损失。当社会分配不公平或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时,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会产生许多非效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