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5)
2017-08-20 06:41
导读:3、继续加大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目前,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假冒伪劣产品的肆意泛滥,不仅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还严重挫伤了合法投资者的
3、继续加大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目前,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假冒伪劣产品的肆意泛滥,不仅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还严重挫伤了合法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整顿市场秩序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心声。党中央也下发文件要求各地认真整顿市场秩序,有关执法部门应当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努力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和部门垄断,为民间投资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4、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当前民间投资始终启而难动,关键就在于中小企业投资明显不足,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虽然央行也采取了许多措施鼓励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但由于其规模小、风险大、监管难度大,各种金融机构缺乏对其融资积极性。为此,我们建议从国债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可通过事先签订协议,如项目成功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偿还借款,以调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三)以财政资金支持改革深化和结构调整随着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许多历史欠帐逐步暴露出来,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弥补缺口,保证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加快改革和结构调整在短期内甚至相当长时间内都会增加
就业压力,这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作配合,否则将很难推进,而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是将目前的“三条保障线”转化为失业保障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两条保险线”,二是建立统一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实行省级统筹。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省份,其资金缺口可通过国债资金弥补。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后25年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累计将达1.8万亿元左右,平均每年在700亿元左右。同时要在试点基础上,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三是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
培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下岗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努力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对于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中央财政每年都应拨给各地专项资金,尤其是对下岗职工集中地区更应增加资金倾斜力度,加强对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财政资金要更多的向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倾斜:对此,我们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政府可发行一定规模的社会保障专项国债,连续发5-10年,主要是解决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兼顾城镇集体企业,就国有企业来讲,企业和个人可以不分担或少分担,因为这是历史欠账,国家财政必须承担这一改革成本;同时对非国有企业,本着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分担原则,但要尽可能地将增加税收的一部分充实到社会保障基金中,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分担压力。二是对国企职工的社会保障基金问题,还可以部分地通过出售国有企业部分股权来解决,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国有股减持,但减持的价格以略高于净资产来确定,而不是现在所谓地按“市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