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国库管理体制中激励相容制度的合理安(4)
2017-09-29 01:40
导读:四、实现财政国库制度中激励相容的主要建议 就一般而言,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代理人态度的不同,产出结果就会出现差异,或者说形成同一产量时
四、实现财政国库制度中激励相容的主要建议 就一般而言,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代理人态度的不同,产出结果就会出现差异,或者说形成同一产量时的成本水平就会不同。设θ为生产同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则其生产成本情况可表示为:θ∈Θ={,θ}。也就是说,当激励相容时,代理人是积极的,此时的边际成本较低,为;当存在激励不相容时,其态度是消极的,此时的边际成本则是数额较高的。两种边际成本的差△θ=-(△>0),即为代理人边际成本的不确定性幅度。要改变激励不相容状况,就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缩小乃至消除代理人边际成本的不确定程度,使之采取积极的态度,使单位产量按量的边际成本水平形成。要解决好国库制度中激励不相容问题,一方面固然要积极借助一般委托代理理论的认识,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合理设置上做出努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财政部门和国库部门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制度设置的有效性。这也是本文认为需要着重加以分析说明的地方。根据公共部门产权一般特点,根据我国财政国库制度本身特点,需要注重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制度设计中,不能过分依赖经济手段的作用。在一般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不可能使用‘强制合同’(forcing contract)来迫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希望的行动,而只能通过激励合同诱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希望的行动”[5].因此,在制度设计中往往需要建立符合“参与约束”的条件,以达到实现激励相容的目的。然而,在财政国库制度建设中,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虽然也要讲收益成本,但不能太过依靠满足“参与约束”等经济措施。这不单是由于财政、国库部门之间的合作是以行政分工为基础的,不同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商业交换关系;也不仅是由于国库部门作为“代理人”,其履行代理国库职责所获得的收益并非真正来自处于委托人地位的财政部门,而是来自于广大纳税人;更重要的是,在公共产权条件下,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宜借助太多“经济手段”,否则,很容易出现“买卖公权”、“权力交易”,出现利用权力“设租”“寻租”的现象,这与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初衷是完全背离的。 第二,应注重解决好特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现象越严重、信息失真的程度越高,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协调就越容易出现问题,激励相容的实现就受到越多制约。按照一般理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是私人信息的拥有者,单方面具有信息上的优势。但是,财政国库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则有其特点。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等原因,不但财政部门往往不能充分了解国库部门的信息,而且国库部门对财政运行的信息每每也不能充分掌握,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常具有相互性。要解决好这种具有双向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1)应积极提高财政国库制度施行中的透明度。在财政国库制度中,财政资金收入和支出的透明度越高,财政部门与国库部门的透明度越高,越有利于两部门之间的沟通,越有利于消除行政制度上的障碍,也越有利于激励相容的实现。(2)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还在于加强预算制度的改革,强化预算的约束刚性,提高预算透明度。合理的预算编制是财政资金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缺乏这一前提,资金运行的管理控制将无从谈起。因此,要加快部门预算中综合预算的推行,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收支均在预算案中得到体现;要细化预算,尽可能使各项收支得到明确反应;要提高预算的透明度,使财政资金运行中涉及的各有关方面都了解预算的内容;要加强预算的约束刚性,使财政部门、国库、各预算单位均按同一个本子办事。(3)要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机体系的开发运用是重要的技术条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建设,需要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支持。无论财政资金的收纳,还是财政资金的拨付,都离不开会计核算软件、财政管理软件和银行支付系统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建立,可有效降低双向性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大大提高财政部门和国库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水平。 第三,应建立起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共同遵守的规则。要实现财政国库制度安排中的激励相容,加强部门间的行政协调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更应加强相关规制的建设,从制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促使激励相容的实现。可以说,这是解决财政国库制度中激励不相容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加强立法。目前,财政国库制度运行中所依据的法规层次偏低。国库业务部门行使职责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这些国库法规多是沿用前期制定的,已明显不适应新时期业务发展的需要。应加快国库管理法规建设的进程,走国库监管法治化道路,尽快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法》,使各有关方面均有一个刚性的规制可依,减少“各自为政”因素的。(2)推行绩效管理。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应针对财政国库运行的特点,针对国库统一收付制度需要达致的目标,针对行政体制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起系统的绩效指标体系,使财政部门和国库部门都共同在此指标体系的调动下运行。(3)完善约束监督机制的建设。为降低代理成本,实理目标,还须解决好非对称信息下的约束监督机制设置问题。大体而言,约束监督机制的设置:一是建立和健全内部约束监督机制,即通过合理厘定代理契约,明确委托代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代理人履行合约、执行代理使命;二是建立健全外部约束监督机制,使委托代理双方都得到审计部门、社会各界等更有效的监督,在更广泛的制度约束下履行好各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