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并在该报告中对治理做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又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研究治理理论的一位权威人物格里·斯托克对流行的各种治理概念作了一番梳理后指出,到目前为止,各国学者对作为一种理论的治理已经提出了五种主要的观点,这五种观点分别是:(1)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它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它认为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是其行使的权力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2)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线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后者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3)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动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进一步说,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它组织。(4)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这一自主的网络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拥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它与政府在特定的领域中进行合作,分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责任。(5)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它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有责任12使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①治理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的影响就在于它对政府进行了重新认识:首先,传统观念认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只属于政府,行政部门实行官僚制,整个行政权最终集中到单一的最高权力中心。治理理论则认为,这种对政府的理解是极其片面的,任何国家的公共事务管理中心从来就不止一个。私营和志愿性机构愈来愈多地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在某些领域,非政府组织和利益集团甚至个人比政府拥有更大的优势;其次,在传统社会,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现代社会认为,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治理的实质是建立在相互认同之上的合作,其权力构成及运行机制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在治理理论的影响下,新公共管理主张扩展公共管理的主体,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由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提供。①[美]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外社会科学,2000,(4).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