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的生态图书馆发展探赜(3)
2014-07-16 01:09
导读:5.3 生态富民——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生存方式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题目。按照生态学理念,生态图书馆的发展要以知识增长和环境保护
5.3 生态富民——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生存方式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题目。按照生态学理念,生态图书馆的发展要以知识增长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最多的信息为目标,以高真个信息技术运用为手段,以多种信息产品为服务方式,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实在质就是解决读者的民生题目。所以,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只有立足特色,开发生态服务模式,才能从整体上解决读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进步的题目,体现生态富民的思想。
5.4 生态点渗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过程
生态点是指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畅通的信息渠道、较高的信息产品价值等。图书馆以这些生态点为基础,实施发展计划,取得成功经验后,再进一步渗透范围,在周边地区形成图书馆集群,建立生态发展系统。这就是生态点渗透思想,也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的内涵之一是以点带面,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特色资源、生态环境、馆躲丰富、读者参与、服务特色、技术手段等。只要按照生态图书馆规律统筹谋划,做好试验,以点带面,最后必能实现图书馆发展的奔腾。它的内涵之二是点面结合,以图书馆的生态点为点,以周边相关图书馆为面,结成合作发展机制,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5.5 生态模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形态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图书馆与环境之间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如下几种生态模式:
5.5.1 生态建筑 这是以物质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建筑能满足读者回回大自然的需求,起到抚慰人心、陶冶情趣、使读者从生理和精神上得到享受的作用。其特征是:①精心营造内外绿色环境。通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一体化,把建筑视为一种抽象的自然,唤起人与自然的共存渴看,使读者充分享受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具有大自然韵味的乐趣;②关注自然采光与遮阳。自然光线昼夜复始循环控制、影响着人体生物钟,使人类的生命节奏保持平衡。日光制造维生素和众多至今未知的营养物质,使读者精神抖擞。所以,图书馆建筑要重视利用自然光;③综合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生态图书馆要重视生态对建筑的影响,尽可能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靠。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5.5.2 生态馆躲 这是以实体和虚体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建设生态信息资源,就是要针对馆躲结构层次不公道的状况,加强馆躲资源的生态化建设,在购进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对自有资源的开发,使其专业化、特色化。还应树立跨地区、跨系统、跨国别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拓宽文献资源交流与传播渠道。考虑如何形成针对每一个读者的专门化、个性化的生态知识体系,这种生态体系既不会使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遗漏信息,形成信息不足,也不会给不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提供过多信息,造成信息污染。这就是图书馆生态馆躲的核心所在。
5.5.3 生态文化 这是以动态的方式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由图书馆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组成。物质层次主要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是图书馆文化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层次是意识形态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反映,是图书馆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是生态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化之魂。制度层次影响着精神层次和物质层次的实现,不同的制度层次总是在不断互动,这正是生态图书馆文化形态具有复杂意蕴的原因所在。
5.5.4 生态人才培养目标 这是以“生态人”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的主体是人,只有主体的生态***,才有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本身的特征决定它是培养生态人才的主导基地,因此,生态图书馆发展需要致力于人的生态性发展,促进人的生态***,尽可能多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生态人”有如下特征:①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追求生态的整体利益。“生态人”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象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不仅追求社会整体利益,还追求生态整体利益;②追求物质获得与精神享受的同一。“生态人”不仅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维持生命的基本状态,而且能追求道德生命的终极价值;③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这种人才的核心体现着身心***、社会***、人与自然***共生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