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中国会计环境与特色(4)
2013-05-09 01:32
导读:(二)会计制度的强制性 会计制度是指政府管理部门对处理会计事务而制定的规章、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
(二)会计制度的强制性
会计制度是指政府管理部门对处理会计事务而制定的规章、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人员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可见,会计制度作为法制化经济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这要求各公司、各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不得脱离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应当承认,中国的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本国特色,这是由中国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
(三)会计准则的层次性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解释权属于财政部门。其体系由两个层次所构成。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层次为具体准则,并以行业会计制度为补充,表现为“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的纵向法规体系和“基本会计法规——行业会计法规——综合会计法规——专业会计法规”的横向法规网络。
(四)会计监督体系的三位一体性
《会计法》是规范我国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不端的基本法律规范,该法第四章专章对会计监督进行了明确地法律界定,诠释和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会计监督的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单位内部监督主要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公司、企业管理层的授权下,根据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企业的财务活动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对授权的管理层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都督依据是单位
规章制度和管理层的授权,因此,它应属于单位内部管理的范畴,而实施单位内部监督却以国家的法律形式强行规定出来,应当认为是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从而形成了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显明特色之一。
2.国家监督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主要是司法机关通过对违法会计案件的审判来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保证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依法进行。司法监督是会计监督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也是最严格的部分,司法监督的主体是司法机关,监督的依据是《刑法》的有关规定。而行政监督主要是政府有关机构通过服务和支持等方式,约束和规范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行政监督的实体是政府机关,监督的依据是行政法规中会计活动的规定。其中政府有关机构是指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行政机关,财政部门有权对所有单位的会计工作实施会计监督,审计机关主要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国家建设项目、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进行会计监督,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进行会计监督、证券监督,各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必须接受人民银行和保险监管等部门的会计监督检查。这些完善的监督体系,使国有资产监督工作的方式、内容、手段等进一步符合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资产监督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创新。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社会监督主要是通过会计职业人员及其自律组织来矫正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从而起到维护正常会计秩序的作用。社会监督的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我国《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
(五)会计职业道德的传统性
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包含浓重的“家文化”传统,受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会计工作者一直是以良心作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标准,“受人之雇,忠人之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表现。应当承认,它对于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应对“良心主导”型特征的中国传统会计职业道德给予公正的评价。但同时,这种职业道德标准,也是会计人员同某些领导和股东共同进行会计违规操作的原因。因为不少会计人员会认为,会计人作为企业的员工,受雇于企业,在观念和行动上维护本企业的物质利益,听命于企业的领导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特别是在企业利益与国这利益出现矛盾时,在法律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维护企业利益和自我利益是一种“受人之雇,忠人之事”的职业道德表现。可见,会计传统的职业道德模式对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转型是有高度的不适应性,导致了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失范以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扭曲等。毫无疑问,会计职业道德对人产生的约束力和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及会计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会计职业道德模式必然由“诉诸良心”走向“基本规范”,即制定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四、会计中国特色的展望及预测
会计根植于特定的环境,有特定的“国籍”,因为会计不但具有技术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一国的会计准则首先是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服务的,而每一个国家具有不尽相同的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市场化程度、宏观调控方式;具有不尽相同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结构;具有不尽相同的教育水平、文化传统、会计传统等。所以,会计的国家差异自然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中国会计肯定是有其自己的特色的。而且各国环境不是一尘不变的,是会随着各因素的相互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就使得各国会计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与这一阶段的环境相适应的特色,特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这上阶段可称之为特色的东西在其他阶段可能就不再是特色。各国环境永远不会完全相同,所以会计特色也将永远存在,但可能在某些方面,如市场经济体制上变得越来越相似。也就是说,各国会计的特色相对越来越少,但永远不会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