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中国会计环境与特色(5)
2013-05-09 01:32
导读:当然,承认会计的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可置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发展的大趋势于不顾,两者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相互统一的。我们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对
当然,承认会计的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可置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发展的大趋势于不顾,两者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相互统一的。我们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对本国的会计工作提出要求,制订制度,形成本国的传统和特色,构成会计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既包括特殊性,也包括共同性,如会计目标体现社会属性,对于各国而言,提供经济信息具有共同性;如何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则具有特殊性。可见,会计的国际性与会计的国家特殊需要性是可以相互统一的。我们应在充分考虑中国会计环境特殊性的前提下,逐步的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处理好会计中国特色和会计国际化的关系,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如果过分强调特色或国际化,都不得可能只会走向极端,是不利于我国会计发展的。所以,处理好会计的中国特色与会计的国际协调有着重大的意义。
结束语
中国会计有没有特色?有哪些特色?这是中国会计学会提出要建产“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目标以来,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今后开展会计工作、研究会计理论时所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本文从宏观、整体、社会的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考察和粗浅的思考。会计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殊的国情、背景和环境在会计中的体现。其中我较为注重对文化因素的讨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崇尚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会计中国特色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建议根据中国文化环境的变迁来不断完善、发展和优化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内容及表现将会更加丰富,有待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可以说,中国会计是否具有不同于别国的独特之处,是衡量中国会计在国际会计界的地位与作用的一个重要尺度,它代表着建国以来我国会计是否具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在本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 老师在百忙之中的悉心指导,为本文的顺利完成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特别的感谢!同时,感谢大学四年来,院系领导对我的培养,帮助和鼓励,各位教师对我的不倦教导,我的学业的完成,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所有教师的关心和教诲,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①曲晓辉主编.现代中国财务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②曲晓辉.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J].会计研究,2000;4:36-40。
③冯淑萍等.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会计.[J]会计研究,2000;2:2-8。
④刘玉廷.关于会计中国特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0;8:16-18
⑤余秉坚,陈毓圭.国际会计惯例与中国会计的特色[J].会计研究.1995年第12期.
⑥ 陈铁峰.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J].会计研究,1996;6:18-20.
⑦朱立言等.哲学与当代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6-168.
⑧罗福凯.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会计特色.[J].会计研究,1998;11:23-24
⑨劳秦汉.会计环境文化与会计文化问题研究.[J]四川会计,1998;9:12-15。
⑩于增彪.略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J].会计研究.1996;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