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外商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引资效果的理论分析
左大培对于外资企业税率优惠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税率变化吸引外资要受到外资企业的赢利率与外资流入的机会成本的影响。理论上可以把最后流入的资本报酬率视为“外国资本的边际效率”,可以表示为 r=MQ*(1-tf)-MC。其中,r为外国资本的边际效率,MQ为外国资本的边际产出,tf为外资企业的销售税率,MC为外国资本使用本国生产要素付出的边际成本。一般说来,外国资本的边际效率r随着流入的外国资本数量的增加而递减,一个原因是外资增加,导致对本国要素需求增加,导致本国要素价格的上升,降低了外国资本的边际效率,另一个原因是外国资本的边际效率也会随着流入的外资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在上述的给定条件下,最初流入的外资所选择的必定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项目,而以后增加的外资则只能得到回报率低的项目。
从外资流入的机会成本来看,国外资金的预期利润率不能低于投资国或者其他国际市场可能获得的利润率。从长远来说,外资流入的数量必定服从(1-ty)*r=(1-ty)*〔MQ*(1-tf)-MC]=a。其中ty为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占其利润总量的比例,a为外资流入的机会成本。只有当各国存在成本差异等客观原因,使外资在东道国的边际报酬率高于投资国或其他国际市场上的边际报酬率时,外资才会发生流动。税收优惠政策只能通过造成成本差异而影响外资进入决策,可以将外资的利润率人为地提高到投资国或者其他国际市场资本边际报酬率,从而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
三、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原则
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倡导公平原则,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中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我国出于保护民族产业的需要。虽然我国目前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平等竞争、权利义务一致的观念同样应为尊重,外商投资企业要求放松市场准入限制等这固然与市场经济和国民待遇的基本要求相吻合,但是内资企业要求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也无可厚非。目前我国的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税收待遇方面的差别过大,使得内外资企业的盈利能力相距甚大,难以作到公平竞争。不少行业的国有企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相继被外资企业收购、兼并、控股。这是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外资规模不断增加,外资企业税基不断扩大的今天,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缩小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差距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当务之急。经过20多年的引资实践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发展经济的资金缺口大大缩小,追求外商投资规模的增长己经不再是我国外资政策的首要目标。这为我国减少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逐步实行内外资税负公平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例外原则
由于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因素,保持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当规模是十分必要的。相应的,保持适度的税收优惠力度激励国际直接投资也是必然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投资环境与发达国家及周边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我国周边的许多国家近几年来都积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手段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因此,对国际直接投资增设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弥补我国投资环境不足,增强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吸引力,针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需要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只适用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更有效的引导国际直接投资投向,提高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适度原则
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税收优惠与税收收入是此消彼长的。而且过度的税收优惠并不能带来国际直接投资的同步增长。这就要求税收优惠要适度。首先税收优惠的量要适度,这主要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税收的最主要职能是收入职能,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二是适度的优惠是提高税收优惠效率的保证。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最佳的度,应准确、合理地计算税收优惠的税务成本,以尽可能小的税收代价来获取更多的收益,其次,从税收优惠的范围上看,税收优惠不应当对所有的外资实行普遍的优惠,而应当针对特定行为、特定产业和特定项目给予优惠,如此才能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
第三章 我国的税收政策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第一节 FDI调整阶段的税收政策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从2002年开始,FDI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年突破了500亿美元,2004、2005年均突破600亿美元。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到2005年底,中国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3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超过40%。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