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2)
2013-05-12 18:07
导读:张战略 向 质量效益提升战略 、从跨越式发展战略 向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 以国内市场为主战略 向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战略 的转型。要准确把握国际国
张战略 向 质量效益提升战略 、从跨越式发展战略 向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 以国内市场为主战略 向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战略 的转型。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势, 正确分析所处行业的市场状况
和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立足山东省经济发展大局和区域规划布局, 确定自身发展方向、主营业务走专业化
发展的路子, 着力培育品牌和核心竞争力。要切实加强市场研究, 掌握终端客户需求, 有的放矢地调整产业
产品结构, 创新营销模式和手段, 大力开拓市场、创造需求, 加快推进由 卖产品 向 卖服务 转变。重点企
业要带头搞好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发挥在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
作用, 带动中小配套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共同发展; 要以产品生产所需的装备为重点, 搞好消化吸收创新, 带
头发展装备制造业, 加快推进由使用装备 向制造装备 转变。
(二)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基础和核心工程, 也是企业应对当前危机、走
出困境、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各类企业都要对照著名大企业找差距, 加快推进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
变, 切实加强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流程的控制,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增强企业竞
争力。一是强化基础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全方位多角度挖掘降低成
本的潜力, 提高工作效率和优质产品率, 降低生产要素消耗和成本水平, 努力向管理要效益。要强化安全生
产意识,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检查和劳动保护,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二是推进企业节能降耗。2009年山东省万元能耗降低6. 47% , 成为7个
超额完成目标的省份之一。但随着工业经济逐步回升, 完成2010年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绝不能盲目乐观。
要进一步加大节能管理的力度, 切实搞好节能管理基础工作, 大力推行倒逼成本法, 对各个车间、班组和工作
岗位, 建立能源消耗定额体系和相应考核奖惩办法。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认真执行国家及省各项节能标
准, 完善节能标准体系, 严格两高一资 项目审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 推进清洁生
产和废旧物资综合利用, 努力实现绿色增长。加大重点领域节能力度, 继续抓好千户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
设, 开展同行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完善节能配套法规政策体系, 扩大实施差别电价
62
关于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
实施范围、推行阶梯式水价政策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试点, 用经济手段促使企业节能减排。三是加强财
务资金管理, 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完善资金项目决策责任制, 加强内部审计, 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从
严控制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抵押、质押业务, 强化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 防止和减少坏账、贬值和损失。
(三)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质量和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和灵魂, 强化质量管理, 提高创新能
力, 创建知名品牌, 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一是加快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化建设
中的主体作用, 加快建立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体系, 以技术创新、产品研
发、生产制造、储运销售、技术服务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要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严格原材料和外购件入厂质量检验, 严格生
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 杜绝生产不合格产品,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积极实施
品牌战略。各类企业不论大小, 都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 把品牌战略作为建立百年企业的基本战略, 在努
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同时, 建立健全售后服务质量体系, 努力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水平, 培育塑造产品和企
业的良好形象, 积极创建知名品牌, 走质量效益型的名牌发展之路。要围绕产业振兴, 抓紧研究制定新一轮
名牌发展规划, 深入开展名牌产品、知名商标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活动, 加快企业品牌向集群品牌和区
域品牌转变, 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产业集群集聚。三是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发挥我省现有国
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组织开展联合攻关, 构建长期稳定的产业技术
联盟,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四是落实好加快折旧、新产品税收返还、进口关税和增值
税转型、技术开发费进成本等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 组织用好首台首套重大装备鼓励政策, 不
断加大企业技改力度, 促进企业技术水平提高。
(四)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 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手段。要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企业生产的融合, 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要大力加强企业
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
育、企业技术改造等七个环节, 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 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提高产品质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量和附加值。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不断提升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五)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加强企业管理, 关键在于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广大职工。
没有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管理知识的企业家, 没有受过良好培训、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企业的管理就不会转上
现代化的轨道。一要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 进一步建立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要加
快民营大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步伐, 大力引进和培养职业经理, 实现产权与经营权的相对分离, 实现法
人治理结构的科学化、决策的民主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要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加快推进企业决策、用
人、分配、绩效管理、企业文化等机制创新, 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二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