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北京市清洁生产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前景展望((2)

2014-04-01 04:29
导读:(二)第二阶段(2002年以后) 2002年6月,《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开始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以此为契机,北京市的清

  (二)第二阶段(2002年以后)
  2002年6月,《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开始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以此为契机,北京市的清洁生产也进入了依法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推行速度较快,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一阶段北京市实施清洁生产工作的突破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潜力调研工作。2005年起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对北京石化、电镀、水泥、医药和电力五大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和宾馆、饭店、餐饮等服务行业进行清洁生产潜力调研,通过对这些重点行业的总体情况、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实际情况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的重点工艺环节,同时进行了投资和效益分析,为制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进行清洁生产验收评比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3]。
  2.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05年,北京市正式启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首批选择了电力、冶金、化工、水泥、电镀、医药等六个重点行业的17个企业作为试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截至2007年底,共有109家企业启动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共对51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2家企业通过验收并获得审核费用补助,逐步建立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体系并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审核共提出862个清洁生产方案,企业总投入24.9亿元,每年产生经济效益3.39亿元,每年可节水902.4万吨、节电987.6万千瓦时、节标煤3.1万吨、削减烟尘86.9吨、削减SO21428吨、削减废水513万吨、削减COD116.6吨、削减固体废弃物17.5万吨[4]。
  3. 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在审核工作初步开展的基础上,2006、2007两年内连续出台了《北京市
上一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地使用权创新(1) 下一篇:构建西藏和谐社会进程中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