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私有化必定是非均衡的历史灾难——与刘小玄同(5)

2014-07-06 01:06
导读:看来,该文的基本逻辑和态度是:国有企业只有私有化才有利于生产力,方可“反映了新生产力要素要求摆脱某种旧有桎梏,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愿望”,

看来,该文的基本逻辑和态度是:国有企业只有私有化才有利于生产力,方可“反映了新生产力要素要求摆脱某种旧有桎梏,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愿望”,作者还在另文中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效率最低”,而“民营化的改制推动了企业绩效提高”,“相对于市场竞争程度而言,所有制相对于企业效率更具决定性的”。就是说,惟有私有化方能提高生产力,具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广阔前景。这是不真实的。
第一,前面已经列举了国有企业的绩效,同私有企业相比它并不低。我在《论国有企业的数量底线和质量》一文全面比较了两类企业的效率,从6个方面了一些私人企业效率表现高的不可比因素。
第二,全面地看待国有企业的效率和主导作用。
(1)用观点全面看待国有企业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它在前29年为我国奠立了独立的体系,它在后27年中支付了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本,对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擎天柱的作用。现在经营性资产约14万亿元(包括资产),约占社会资产存量总额的70%。在国家税收企的贡献占2/3以上,保证了对各项改革和社会稳定的成本支出;它在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占70%以上,直到2004年还占57.5%,在扩大内需中起了支柱作用。现在实行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最主要的也是靠国有企业的贡献。
(2)用质量和数量统一的观点看待国有企业的优势。在全部产品中国有企业的产品质量相对最优(优质率达90%以上)、信誉度最高、大多数消费者信得过、愿意买,这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满足群众消费需要起到保证作用。对平抑物价,它是一个重要的稳定盘,在27年中出现过三次大的物价波动和一次国际金融风波的冲击,但都能有效地控制住了,其中国有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支柱和经济后盾。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从发展的后劲看国有企业,多数是大型企业,职工素质高,技术力量集中,技术设备先进,登记国家专利最多(约占国内企业的80%),一般都建立了技术创新中心,含量高的产品70%左右出产于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许多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和攻关技术,包括已占出口产品60%的机电产品,大量地是国有企业创造的。27年中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产品,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电力、大型船舶、军工、铁路运输、国际航运、民航、邮政电讯等等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国有企业保证了稳定的供给;在大型工程建设中,特别是三峡枢纽工程、小浪底枢纽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青藏铁路工程、核电工程、大型火电工程和输电工程、航天工程等,主要依靠的还是国有企业的力量;地方建设的许多项目往往由国有企业分摊1/3(除纳税外)。
(4)从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上看,2003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14577元,高于私营企业职工的45-50%;从1978年到2003年25年中年均提高13.2%,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平均7%以上,而私营企业从1990年以来职工工资年均增长5%,扣除物价因素仅增长1%上下。过去国有企业安置城镇就业的比例高达70%,到2003年仍然占42.8%,高出它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例。相对说,它最能保持和增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所以,它最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类劳动者的积极性。
(5)从对增强综合国力的贡献看国有企业,它不但是国家财力(税收)的主要源泉,而且是战略性物资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有关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的产品几乎全部是国有企业供给的。我们经常说没有强大的工业,便没有强大国防,实际上绝大部分依托的就是指导我国工业的“第一长子”。
综上所述,用生产标准特别是“三个有利于”标准衡量,充分说明通过改革优化的国有企业具有突出优势和巨大活力,能够产生高效率。如果拿出一些个案比较,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企业就更是枚不胜举,能够列入世界500强的内地18个企业全部都是国有企业。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国有企业是先进生产力最基本的载体。对此,怎么能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呢?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平心而论,我国为什么能够27年保持着9.4%的年均速度增长,没有出现大的波折?如果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宏观调控是软件,那么强大的国有经济则是最重要的硬件。没有硬件,任何软件就没有发挥作用的依托。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一方面在改革中实现自我完善,一方面又承担着整个国家改革的主要成本。可以设想,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穷国,在27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假如没有强大的国有经济支撑,那我们将是什么样子?如果放弃了国有经济的,就等于放弃了我国的基本优势。如果说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杠杆,国有企业则是一个最有力的支点;如果说中国整个经济社会是一个高速行驶的列车,国有经济则是提供动力的引擎和维系动态平衡的稳定盘。我们是一个大国,情况十分复杂,面对自身经济尚不发达又有体制转轨的国情,面对国外敌对势力虎视眈眈而又需要援助一些国家的局势,没有国有经济这支顶梁柱,我们怎么能在改革开放中高速发展呢?恐怕连独立地位也难保住。苏东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垮掉容易,再恢复就太艰难了。
上一篇:论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