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科技:新经济的动力之源(15)
2014-08-23 01:02
导读: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最具实力的竞争者莫过于欧洲的“阿里亚娜”空间公司。在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失事之后,它独占约50%的商业卫星发射业
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最具实力的竞争者莫过于欧洲的“阿里亚娜”空间公司。在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失事之后,它独占约50%的商业卫星发射业务。这是因为“阿里亚娜”火箭可靠性高,价格不昂贵(大约5000万美元),发射日期不延误,除非发射失败。
与“阿里亚娜”空间公司相抗衡的美国三家运载火箭公司中:马丁.玛丽文塔公司主要瞄准那些极昂贵的特大号商用通信卫星市场。其中“大力神”火箭一箭双星的发射价格为1亿美元左右;通用动力公司发射的静止轨道卫星重量最大可达3000于克以上,每次发射费用在4000万一9000万美元之间;麦道公司的“德尔地D型”火箭可将重约1350千克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其一次发射费约为4500万一5000万美元。
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加入到国际卫星发射自由市场中。俄罗斯的发射实力足以让西方卫星发射公司的老板感到威胁,所以他们一在试图阻止俄罗斯获得商业卫星发射合同。美国政府也宣布“禁止美国造的卫星出口到俄罗斯”的禁令,这给俄罗斯真正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带来了压力,但是俄罗斯在火箭发射卫星方面的确有着很大的优势:推力大、保险度高、发射费只有美欧公司的一半。我国这几年也开始进入卫星发射市场,而且业绩不俗。1990年4月7日,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场将一颗1250千克的“亚洲卫星二号”发射送人静止转移轨道,从而顺利地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射美国制造的商用卫星。1997年10月17日,中国“长征2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将“亚太2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由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承揽的“亚太2号”通信卫星发射
服务合同圆满完成。3.太空制药开碑药业新局面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连续式电泳机,它的功用是在失重的环境里,从一系列样品中提取几乎纯净的蛋白质。医学研究表明,目前人们所患的若干很难对付的疾病,是由于人体内缺乏某些特殊的蛋白质而引起的。
提取特纯的蛋白质药物要用到电泳的原理。所谓电泳法,其原理是让含有生物物质的溶液,从两片带电的极板之间的槽中流过,由于不同的生物物质在溶液中所带电荷不同,分子量不同,受到电场的作用力亦不同,因此,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流动,这样,就把细胞、血球、酶或干扰素等不同的生物物质分离开来。当然,在地面上也可利用电泳法提纯生物物质,但由于重力的作用,液体内各部分的温度是不均匀的,一部分较热,热的液体上浮,冷的液体下沉,形成了对流,对流是破坏电泳法高效提纯药物的大改。因此,在地面上制不出特纯的药物,即使能够利用特殊的工艺制成极少量,价格也是非常昂贵,一般患者是消费不起的。
如果在太空中制取,由于太空是一个微重力环境,不存在对流,不存在对药物纯度有影响的其他因素,因此在太空中利用电泳法制取的产品纯度比在地球上高4倍,生产效率高600一900倍,这样高的生产效率必然导致成本的下降。“阿波罗一联盟号”飞船在进行联合飞行时,曾进行过电泳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失重环境下可以从大约5%的肾细胞中分离出尿激素,这种尿激素是溶解血栓或凝血的一种特效药,如果能在太空城中投入批量生产,仅美国一个国家,每年就可以使5万人免死于凝血症。
空间生产蛋白质晶体,已在地面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大家都知道,如果依据人的意志来改变蛋白质晶体的结构,必然会要求测定和研究被改造对象的空间结构,以便进一步提出修改方案。许多医药是通过与特定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发挥药性的。在空间这一特定环境下,对蛋白质晶体的生长极为有利,这样就可以测定蛋白质晶体结构。如在空间生产的干扰素、淋巴细胞、激素已经成为极有发展潜力的一类药物,可以在治疗癌症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在太空生产高级特效药品的工作还处于试验阶段,但它的发展前景是激动人心的,也是十分迷人的。疫苗制品的生产,人体细胞和蛋白的提纯和制造,红血细胞生成素的制取,各种激素或酶的生产,白细胞或红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等,都可能发展成为商业利润极为可观的产业。有人估计,仅就疫苗一项,每年可能得到的经济收益将超过15亿美元,因此空间制药业和生物制品必将在航天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新经济时代人类在太空优先考虑的发展项目之一。4.空间加工发展高精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