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夺性定价和WTO倾销价的比较(1)(2)
2015-02-19 01:03
导读:另一方面,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对一个企业来说,精确的成本数据的收集、处理本身就是一个有很大难度的工作。而如今,多数企业生产
另一方面,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对一个企业来说,精确的成本数据的收集、处理本身就是一个有很大难度的工作。而如今,多数企业生产的不止一种产品,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流程,那么,要想精确的测定成本对企业自身来说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而且,不同的会计准则对成本的分摊方式也存在不同,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所参考的数据也因此而不同。这都使主管部门难以精确的确定企业的成本,从而难以确定企业是否正实施掠夺性定价。
而对于WTO中规定的倾销价,其成本界定较为明确:通常应在加权平均正常价格与全部出口交易的加权平均价格之间比较,或者正常价值和每年交易价格之间比较。
由此可以看到,由于掠夺性定价和WTO倾销价的界定标准不同,对掠夺性定价采取的是成本界定,而WTO倾销价采取的是价格界定,从而其实际操作的难度也有很大差别。成本的界定有极大的困难,而且即便是界定了成本,实际操作中也会因千差万别的现场情况,而无法有效的进行实际操作。而WTO倾销价则不同,倾销价所考察的并不是成本,而是价格。影响成本的可变因素太多,而价格却是固定的。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比如,WTO不承认我国为市场经济国家,WTO也对此规定可以寻找替代国相应产品的价格作为对比。对价格的比较,其可操作性非常强。
2.企业的地位不同,掠夺性定价要求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而WTO反倾销协议没有这个要求。
掠夺性定价是经营者的一种竞争策略。其目的是以低价驱逐竞争对手,以短期的利润损失获得长期的垄断利润。它要求实施的经营者能在掠夺性定价期间内承受低于成本销售所带来的损失,因此要求行为主体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如果存在两家或两家以上实力相当的大企业,就不存在掠夺性定价的问题,因为实施掠夺性定价企业的抵抗亏本的能力并不比他家企业更强,所以最后遭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而WTO规定的倾销价格则没有这个限制,只要到达了市场份额的2%或3%就可以提起反倾销诉讼。只有当有关当局发觉倾销或损害的证据不足,或有关当局确定倾销幅度不到正常价值的2%,或倾销产品的进口量或者损害可以忽略不计时,才终止反倾销调查。并不考察该企业是否在市场上居主导地位。
3.考察内容不同,掠夺性定价要考察行为的目的,反倾销不需要考察行为的目的。
要确定一个企业是否实施了掠夺性定价,需要确定其行为是否在主观上出于故意。从掠夺性定价的构成要件中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目的才构成掠夺性定价。企业实施低价策略的目的是否是排除竞争对手,企业是否具有排挤竞争对手的直接意图是认定掠夺性定价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就是要确定该企业的动机。而且还要在这种动机之下,实施了低价倾销策略,对市场造成了损害。只有存在掠夺性动机并对市场造成了损害,才能确定该企业实施了掠夺性定价。但是,对企业主观意图的认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要获得相关证据极为困难。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黄泽成
欧盟普惠制“毕业”条款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苹果出口竞争力分析